特朗普发出的50天“最后通牒”似乎又要成为笑话,因为中俄根本不为所动,最后受伤的或许只有印度。
已经上台半年的特朗普到底干得怎么样?帮助俄乌停火的目标能否实现?会不会在关税谈判的关键时刻对中俄下狠手?
首先第一个问题,特朗普的执政成绩“一塌糊涂”。
不管是国内的移民政策还是其他一系列民生问题,他都越办越糟,此前的洛杉矶骚乱事件就是美国民众的态度,特朗普想安稳度过这四年是有困难的。
更别说现在他又卷入了爱泼斯坦案,公信力已经一落千丈。
后边两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也不难猜,因为特朗普已经无牌可出。
早在半个月前,特朗普宣布了两项涉俄措施。
一是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二是威胁俄罗斯在50天内同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
如若不然,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同时还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
从一开始的和颜悦色、友好对话,到现在的龇牙咧嘴、最后通牒,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的耐心似乎完全被耗尽。
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对俄罗斯施压,然后这场持续了三年多的冲突就此停止,进而让美国避免不必要的开支,从战争泥潭中抽身。
但普京又如何会让特朗普如愿呢?当初要让俄乌一直打下去的是美国,现在想停火抽身的也是美国,哪有这么好的事呢?
也正是因此,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购买俄罗斯石油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所以这个所谓的次级关税就是冲着中印来的。
可问题是,现在特朗普正在忙着跟中国进行贸易磋商,想尽快达成贸易协议。
为了让谈判更加顺利,特朗普已经下令暂停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以此彰显诚意。
在这个情况下,他基本不可能为了乌克兰一个交代而得罪中国。
如果非要做点什么,那可能是拿印度“开刀”了。
到目前为止,美印谈判毫无进展,甚至可以用“一团糟”来形容,因为他们各执己见,不肯让步。
在特朗普看来,印度市场固然很大,但如果真要他做个取舍,确实可以捅印度一刀。
他的“最后通牒”已经发了,大话也说出去了,如果普京真的不肯妥协,没跟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那就只能牺牲印度来维持自己的脸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