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在外交舞台上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接连拿下日本、欧盟和韩国三大经济体的贸易让步,在这个情况下,特朗普对那些还没“服软”的国家,可就没那么多耐心了。
(多国对“关税大棒”服软,美财长宣称“全世界都在美国一边”)
1、全世界都在美国一边?
特别是7月30日与韩国达成的所谓"公平协议",简直是把"美国优先"演绎到了极致——韩国不仅要忍受美国15%的关税大棒,还得乖乖交出3500亿美元的投资控制权。这种"不平等条约"式的协议,让美国财长姆努钦得意忘形地宣布:"全世界都站在美国这边"。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里是什么"公平协议"?分明是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逼出来的城下之盟。韩国在汽车和钢铁等关键产业上几乎全面让步,而美国付出的代价仅仅是维持现有的零关税——要知道这些关税优惠韩国早在2012年美韩自贸协定中就拿到了。
更讽刺的是,那35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名义上是共同开发,实则是给华尔街的"买路钱"。这一连串的"胜利"让特朗普产生了错觉,以为自己的"交易艺术"所向披靡。
(在尚未让步的国家中,特朗普对印度表现出不耐烦)
现在他的目光已经锁定了下一个目标——印度。但莫迪政府恐怕没想到,等待他们的不是谈判桌上的博弈,而是一记结结实实的"关税耳光"。
2、8月1日,惩罚生效
印度最近的日子可不好过。莫迪政府原以为,作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反华盟友",多少能捞点特殊待遇。
结果特朗普一视同仁,直接甩出一份"25%关税大礼包",还特意选在8月1日生效——这哪是贸易谈判?分明是公开处刑!
(特朗普宣布,在8月1日起对印度加征25%的关税)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发难堪称"商业霸凌教科书":先是指责印度关税太高,让美国企业"活不下去"(尽管印度平均关税水平其实低于特朗普自己加征的钢铝关税);接着又翻旧账,拿印度买俄罗斯S-400导弹和石油说事,一句"这都不是好事"的判词,活像在训斥不听话的学生。
如果说特朗普对印度加征关税还算是"明刀明枪"的贸易战,那他接下来对巴基斯坦的"突然示好",简直就是往印度伤口上撒盐——还是带嘲讽的那种。
3、武装对手,美国在给印度埋雷
就在宣布对印度加征关税的几个小时后,特朗普突然宣布与巴基斯坦达成了一项石油合作协议。根据他的说法,美国和巴基斯坦将共同开发巴方的石油储备,而且——这才是最扎心的部分——特朗普还特意补了一句:"谁知道呢?说不定哪天这些石油还能卖给印度呢!"
(特朗普的举动,或使印巴关系进一步紧张)
要知道,印巴关系长期紧张,而美国过去几年一直偏向印度,甚至为了拉拢莫迪,一度冷落巴基斯坦。可现在,特朗普为了施压印度,直接调转枪口,把巴基斯坦拉进自己的能源布局里,还顺便调侃了一下印度的能源困境(印度确实严重依赖能源进口)。
这种操作,已经不是简单的贸易施压了,而是赤裸裸的地缘政治羞辱。印度现在面临的情况是:一边被美国用关税大棒敲打,一边看着死对头巴基斯坦突然成了美国的"能源合作伙伴"。
莫迪政府估计气得牙痒痒,但又无可奈何——毕竟,印度既没有足够的实力和美国硬刚,也没法在短期内找到替代俄罗斯能源和军火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