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俄军宣布完全控制乌东战略重镇恰索夫亚尔,这场持续16个月的残酷攻坚战终于落下帷幕。作为顿巴斯地区的关键要塞,恰索夫亚尔的失守不仅让乌克兰军队在东部战线陷入更深的危机,也让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10天最后通牒”显得更加紧迫。
恰索夫亚尔的战斗始于2024年春末,俄军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极为艰难的作战环境。该城市位于顿涅茨克北部高地,被北顿涅茨-顿巴斯运河一分为二,其东面和南面被丘陵包围,地势易守难攻。乌军在恰索夫亚尔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利用地形优势进行顽强抵抗。
俄军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战术,逐步推进。首先,俄军在2024年成功占领了恰索夫亚尔东部的运河区,随后逐步向西推进。在此过程中,俄军还对城市周边的重要据点展开攻势,逐步压缩乌军的防御空间。2025年7月31日,俄军终于完全控制了恰索夫亚尔,并在废墟中升起了俄罗斯国旗。
恰索夫亚尔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俄乌双方争夺的焦点。这座城市位于顿涅茨克北部高地,控制着通往斯拉维扬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的重要通道。占领恰索夫亚尔后,俄军的炮火可以覆盖斯拉维扬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同时还能为无人机提供强大的信号支持,扩大其作战半径。
此外,恰索夫亚尔的解放为俄军进一步向康斯坦丁诺夫卡和红军城推进提供了战略支撑点。一旦俄军控制了这些地区,乌克兰在顿巴斯的防御体系将面临全面崩溃的风险。
在俄军成功拿下恰索夫亚尔的关键时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7月29日称,他把俄罗斯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的最后期限设定为10天,从当天开始计算,如果俄方未就和平协议取得进展,将面临美国新的制裁。
从目前局势来看,这10天的最后期限对乌克兰越来越不利。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急于在外交上展现成果,缩短期限更多是一种政治姿态,试图通过强硬手段向国内民众展示其解决俄乌冲突的决心。但这种做法忽略了俄乌冲突的复杂性,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双方的核心诉求和利益分歧。
另一方面,俄罗斯对于特朗普的“最后通牒”反应冷淡。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方已对制裁产生一定免疫力,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称特朗普的任何“最后通牒”都无法改变俄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和任务。这意味着俄罗斯不会因为美国的制裁威胁就轻易在乌克兰问题上做出让步。
在这样的情况下,乌克兰若盲目寄希望于美国的“最后通牒”来扭转战局,无疑是不切实际的。随着俄军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进展,乌克兰在军事上的劣势可能会在这10天期限内进一步被放大,其在未来的谈判桌上可能将失去更多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