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M2广义货币供应量降至历史新低!消费疲软是个大问题
创始人
2024-07-23 15:45:35
0

货币和信贷数据,都加剧了人们对需求疲软的担忧。

7月12日,人民银行发布的六月社会融资统计报告显示,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3万亿元,是上月9500亿的两倍多,但依然大幅低于去年同期的3万亿元。

除此之外,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至8.8%,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

今年前六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1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3.27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1.46万亿元。

对应的,6月广义M2货币供应量增速也大幅放缓,同比降至6.2%的历史新低,低于路透社调查预测的6.8%。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5.11万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7.93万亿元,同比增长8.3%。

从央妈发放的货币和信贷数据来看,国内需求疲软,依然是个很大的问题。

信贷扩张放缓,这意味着人们借钱的需求降低了,而借钱无非就是消费买房或投资创业,当这两个经济活动开始减少的时候,本质上就是更多人对市场的判断,即需求疲软导致的。

为什么需求会疲软?

从结构性来看,长期的房地产下行抑制了投资,同时由于家庭资产中房子占了大头,房价的下跌也削弱了家庭财富,最终导致消费者信心降低。

央行行长潘功胜上个月承诺,央行将坚持积极货币政策立场,并表示将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政策工具,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不过挑战也依然存在,由于经济转型以及对房地产行业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减少等因素,信贷扩张放缓也成了一种必然。

其中,衡量经济中信贷和流动性的广泛指标社会融资总额年增长率从5月份的8.4%放缓至6月份的8.1%,再创历史新低。

这说明经济流动性存在着严重不足,货币流通速度变慢,极大拉低了经济运行的效率。

另外,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至8.8%,也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

当企业对未来的消费不甚乐观的时候,就会减少贷款的行为;当人们开始消费降级的时候,也会减少房贷、车贷等贷款行为,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国内需求疲软。

除了房地产削弱了民间财富导致需求降级之外,对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人们的需求疲软。

过去几十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着极高的储蓄率,但在人们买房和房价上涨的背景下,消费升级依然成为一个时代的潮流,但当房价开始下行,就业开始不稳定的时候,家庭脆弱的消费信心随之受到影响。

从2020年到2023年,四年时间里国内家庭存款总额是过去十年的总和,脆弱的抗风险能力,也成为人们加强储蓄应对经济不确定性的唯一办法。

而高储蓄的必然结果,就是家庭消费水平低下;国内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不到50%,哪怕是与收入水平相近的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消费水平依然偏低。

消费不足,背后有多重因素。

例如社会保障体系的薄弱,以及收入的偏低。

根据2019年的北师大报告来看,我国月收入5000以上的人口不到1亿人,更多的人收入集中在5000元左右这个区间值,收入不足一方面是不具备消费能力,尤其是在剔除其他硬性开支之后。

而房地产的火热,也让许多家庭背负长达三十年的房贷,透支了未来的一部分消费能力。

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放缓,也加剧了储蓄的习惯,这是出于对未来的担忧。

从GDP上来看,我们占据全球GDP的18%,但却占据全球储蓄总额的28%。

一部分家庭没有消费能力,而那些有消费能力的家庭,也出于对未来的其他担忧,选择把钱放在银行里,而不是拿出来消费,归根结底,消费信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根据统计局202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近3亿农民工中,从事建筑业的收入最高,但月均收入依然只有5488元。

需求疲软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产能过剩。

在生产力增长,需求疲软的局面之下,生产的东西越来越多,但谁来消费是个大问题。

汽车行业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价格战的激烈厮杀,背后就是市场的供需关系失衡导致的,当越来越多汽车被生产出来,但市场需求有限的时候,企业为了去库存,就不得不采取降价这一策略。

但降价对市场是个好消息吗?

看起来降价让消费者能够用更低的价格买到商品,但由于这牺牲了厂商的利润,被牺牲的利润也会以减薪、优化人力的方式体现出来。

最终,消费者看起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了商品,但厂商也会以削减的成本,同样反馈给市场。

汽车行业如此,餐饮、咖啡、奶茶同样遵循这个逻辑。

需求疲软,看起来只是短期的,但令人担忧的是,如果需求疲软长期存在,可能会形成这样一种固有的消费习惯,长期的高储蓄率之下,大手大脚消费其实并不是国人的天性,而在一系列因素共同催生下,一旦消费降级成为一种习惯,可能会反过来加固宏观经济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有很多都是消费疲软导致的,一个人的消费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当消费开始降级的时候,理论上人们的收入也不会有太大的增长。

收入没有太大增长之下,又会反过来强化人们的消费降级,而这,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负面闭环,如何打破它,可能比建立它更难。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相关内容

币安用户遭遇税务调查?印度...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吴说) 作者:FinTax 链接:http...
2025-11-09 21:32:18
原创 ...
有底牌,才能有底气。望着气势磅礴的钢铁巨龙,杨东明中将在参加70周...
2025-11-09 20:11:02
报告显示:三季度全球黄金投...
人民网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杜燕飞)世界黄金协会日前发布的202...
2025-11-09 18:37:42
原创 ...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特朗普肯定会后悔自己在4月2日做出的那个“糊涂决...
2025-11-09 14:19:43
原创 ...
前言 嗨,大家好,我是言叔。最近美国政坛的局势真是风云变幻,特朗普...
2025-11-09 14:18:43
原创 ...
特朗普于2025年10月24日晚从美国出发,开启了新任期内的首次亚...
2025-11-09 14:17:27

热门资讯

香港财库局与深圳地方金融管理局... 观点网讯:11月9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与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在香港签署黄金领域合作备忘录,旨在通...
原创 大... 特朗普万万没想到,这轮关税战,对外收的巨额关税,或要原路退回。这是什么事! 截至2025年7月,美国...
原创 与... 中斐建交50周年的重要日子,斐济大使竟然顶风作案,窜访台湾,完全没把中国放在眼里。中国外交部提出严正...
特朗普,突然改口了!比特币爆发... 周末,比特币突然拉升,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创下纪录后,双方开始交换提案,虽然提案被否决,但分析认为谈...
银行理财新动向:减持债券增配存...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三季度报告》显示,截至9月末,理财产品资产配置投向债券类资产的余额为13.86万...
山西文旅投集团10亿元私募债券... 观点网讯:11月9日,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亿元私募公司债获上交所受理,用途为202...
ETF年内扩容逼近2万亿元 其... 11月3日~7日,A股主要指数先抑后扬,沪指围绕4000点震荡整固,沪深300指数涨0.82%,创业...
浙江工业大学姚建华教授:飞秒激... 封面解读 封面展现了超疏水多级光热防冰表面在阳光辐照下的融冰场景。通过飞秒激光加工具有保护作用的蜂...
币安用户遭遇税务调查?印度加密...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吴说) 作者:FinTax 链接:https://mp.weixin.qq....
多只ETF份额,创历史新高 跨境ETF最新规模超过9000亿元。在近期的震荡行情中,大量资金涌入港股主题ETF,多只ETF份额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