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业上半年成绩单揭晓。
7月28日,中国期货业协会(下称中期协)发布2025年6月期货公司总体经营情况。2025年6月,期货公司实现净利润9.90亿元、营业收入34.29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共有150家期货公司。2025年6月,代理交易额为52.70万亿元,代理交易量为7.66亿手。
中期协各月发布的期货公司总体经营情况统计显示,2025年1月至6月,全国期货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50.74亿元,同比增长32%;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6.76亿元,同比增长3.89%。
业内人士认为,期货市场交投热情升温,带动期货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回暖。此外,随着实体经济的回暖,企业风险管理需求也将有所回升,有利于稳定期货公司的营收。
期货市场上半年交投活跃
今年上半年我国期货市场交投活跃。中期协统计数据显示,以单边计算,1月至6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40.76亿手,累计成交额为339.7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2%和20.68%。
在大宗商品方面,贵金属板块继续领涨所有商品。黄金期货今年上半年成交额达44.34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成交额41.49亿元的106.86%,同比增长149%,占据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额的13.05%。
农产品板块紧随其后,而工业品整体走势偏弱,拖累大宗商品整体表现。尽管市场价格波动加剧,但期货市场有效发挥了风险管理、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的功能。
在金融期货方面,上半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额达112.55万亿元,主要增长动力来自30年期国债期货和中证1000股指期货的活跃交易。整体来看,在美元走弱背景下,中国流动性充裕,为股债市场提供了良好支撑。此外,科技类题材持续活跃,带动中证1000股指期货交易热度上升。上半年,金融期货在服务资本市场风险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投资者规避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工具。
机构预计期市成交有望保持增长态势
期货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被各方看好。有机构认为,下半年期市成交有望延续活跃态势。
格林大华期货表示,2025年上半年期货期权市场,部分工业品因供需、政策等因素成为交易热点,金融期货与期权工具的功能发挥渐趋深入,市场结构与参与逻辑随品种表现不断演变,后续需持续关注宏观环境、产业政策对品种交易的影响,以及市场功能深化带来的新机遇。
格林大华期货预计,2025年全年我国期货期权市场交易规模有望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全年成交额有望达到679万亿元,全年成交量有望超过81.5亿手,市场持仓量在上半年创新高后有望在下半年再创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认为,A股市场有望受益于政策和经济回暖,股指期货、期权交易量有望回升。此外,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品种的扩容,将为期货市场带来更多的活力和机遇,有利于我国期市成交更加活跃。
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