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度多家媒体的焦点聚集在印度北部地区的空中演习行动上,备受瞩目的“5·7”空战成为了讨论的热点。这次演练中,印度空军的损失不容小觑,涉及到的被击落的飞机数量之多,令人咋舌。具体而言,这起空战中包含了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斗机、苏-30、米格-29及“幻影-2000”战斗机,一个都不能少。此外,此次演习还首次引入了令人瞩目的S-400导弹系统,以及国内自主研发的“阿卡什”导弹。这样庞大的地空导弹武器组合与空中体系的紧密结合,无疑是印度空军希望在空战中获取优势的有力尝试。
然而,尽管这场空战给人留下一定的印象,印度在事后却未能有效地传达出其胜利的消息,试图借助全球宣传来扩大影响力,然却未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几乎无人信服,甚至连法国的达索公司也对此表现出了极度的不满与愤怒。这次印度通过演习欲图重振士气,然而目的尚不明晰,尤其是在经历了令人失望的战败之后,单靠展示相似的装备,同样难以引起实质性进步的变化。
从空战的损失来看,印度似乎对于原因和教训的总结并不充分。尤其在情报共享与战机协同作战方面,其体系设计的缺失尤为明显。没有完善的作战体系,仅有表面的热情与态度,恐怕难以在实战中发挥作用。此外,印度在远程打击能力方面的欠缺也是不容忽视的。从目前的状况看,其手中仅有的“米卡”导弹射程不足80公里,若想凭此与更为先进的霹雳-15导弹一较高下,显然是力不从心。座拥华丽的纸面数据,却无法转化为战场上的胜利,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
在此次演习中,我们感受到一种拼劲,希望透过气势与阵势来对巴基斯坦施加威慑效果。然而,巴基斯坦方面似乎对形势已有清晰预判。基于“5·7”空战的历史,此次演习其实也许仅是落井下石的延续。更有消息指出,某些国家分析后认为当时的5架被击落飞机并非真实情况,实际上应为8架之多。在此之中,虽然有3架“阵风”战斗机当场被击落,但在另外3架返航过程中因损坏而最终坠毁或报废的情况,也显示出战斗机操作的复杂与严峻。
如果印度希望在国际舞台上扭转形势,重新将过去“5·7”空战中使用的装备摆上前台,最终能否扳回一局依然悬而未决。此次演习引入了S-400导弹,无疑是对巴基斯坦空军的一次压力测试。再加上国产“阿卡什”导弹的正式列装,双方的较量在空中战机的联合运作下将迎来新的挑战,然而这样的尝试是否能带来预期的战果,尚存在不确定因素。
总而言之,超远程打击与空战模式的变迁正在逐渐加速。而巴基斯坦借助经过中国技术改进的多款先进武器装备,已经在空中竞争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优势。若果印度希望验证这种以中国血统为背景的武器体系在未来的价值,其实可以毫不犹豫地迈出这一步。
不过,印度“阵风”战斗机重返边境的策划,反映出他们对于这场空战的不甘心。如果在之前的空战中能够取得一定的战果,或许尚能为法国提供一个交代。但如果这次再度失利,我猜想,届时法国的达索公司以及印度空军将会在国际社会眼前无从抬头,面临巨大的航天与军事形象受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