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垂直领域突破,2024年开始“六小虎”中的多数企业选择了收缩战线。目前,智谱尚未完全放弃多元化道路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李路
对于大模型赛道而言,2024年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技术路径尚未定型,行业处于野蛮生长阶段,业内企业多选择通过技术堆叠进行摸索和尝试,既形成了以GPT为代表的自回归模型,又出现了谷歌的PaLM架构。当2024年DeepSeek问世的那一刻起,推理性能和性价比、单点深入程度又成为行业新的关注点。
在此背景下“国产大模型六小虎”(智谱、月之暗面、百川智能、MiniMax、阶跃星辰、零一万物)都在经历着艰难的转型过程。对于业内企业来说,维持技术先进性、维护流量都需要资金,因此上市成为出路之一。
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智谱)是“六小虎”中首家开启IPO之路的公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显示,今年4月14日,智谱披露了IPO辅导备案报告,辅导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拟于A股上市。但近日又有消息称,智谱考虑将其IPO计划的地点改为中国香港,募资金额约为3亿美元。不过,该消息也称,智谱尚未作出最终决定,包括规模在内的细节可能会发生变化,公司最终也可能选择在A股上市。
智谱IPO辅导备案报告
数据来源:中国证监会官网
选择A股或港股,智谱均有自己的考量。从资本架构来看,自2019年成立以来,智谱以平均每四个月就完成一轮融资的速度进行了二十轮左右的融资,引入的投资者包括以美团、蚂蚁、阿里、腾讯、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以杭州城投、珠海华发、成都高新区、浦东创投集团为代表的国资,以红杉、高瓴、沙特阿美为代表的国际资本。多元化的股权架构有助于公司在A股获得青睐。
而据《财经》杂志报道显示,智谱在2024年收入虽达到3亿元,但同期亏损却高达约20亿元,对于尚未盈利的高技术企业来说,港股或是更便捷的选择。
作为一艘“大而全”的巨轮,在技术层面,智谱以自研的GLM基座模型为核心,衍生出代码生成工具CodeGeeX、多模态模型CogVLM、推理优化框架GLM-Zero,还有号称“边想边干”的AutoGLM智能体,可以说AI领域的技术它几乎都有涉及。商业化方面,智谱构建了一个“B端+G端+C端”的庞大生态。
这一发展策略在大模型竞争上半场给智谱创造了一定的“护城河”效应,然而当DeepSeek带着其开源和低价策略问世之后,智谱的B端私有化部署业务受到了极大冲击,市场份额也不断受到挤压。
智谱主要模型体系
数据来源:智谱官网
不仅如此,智谱过去的发展模式使其研发资源分布分散,多领域同步投入导致核心模型迭代滞后,直接影响了其在“单位算力产出”方面的竞争力。从现状来看,公司在基座模型、代码生成、多模态、智能体等每一条战线上的表现都不十分出色,更多扮演了“跟随者”而非“开创者”的角色。
在此情况下,用户对公司的产品也诟病不少。逻辑推理能力的不足让消费者对智谱产品的效果产生质疑。有用户反映称,智谱清言提供的机动车尾号限行信息有误,导致其被交警罚款。此外,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用户投诉“购买资源包后未及时到账,联系客服后未得到回应”以及“购买会员后效果并无明显提升”等诸多问题。
未来,“AI+产业”必将是大模型行业的发展目标。对于B端业务来说,企业客户不再满足于通用模型,私有化定制或是客户的终极需要。零一万物的创始人李开复表示,目前大模型能力并未在To B应用上释放出全面潜能,只有进入业务核心系统、快速轻量级大批量部署,才能最大程度地为企业降本增效。智谱虽然在B端进行了广泛的布局,但当前仍主要以通用模型为主,还未创造出知名度很高的个性化项目。
为实现垂直领域突破,2024年开始“六小虎”中的多数企业选择了收缩战线,百川智能CEO王小川宣布“减少多余动作,专注医学方向”;零一万物放弃通用大模型竞争,专注物流、教育等企业级场景;MiniMax收缩To B业务,主攻视频生成工具“海螺AI”,将目光聚焦至海外;月之暗面旗下的Kimi AI专注长文本处理技术。目前,智谱尚未完全放弃多元化道路。
需要指出的是,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5月20日发布的通告显示,经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在应用宝中35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其中智谱清言(版本2.9.6)等存在实际收集的个人信息超出用户授权范围。
可见,对于智谱来说,无论是在A股还是H股上市,它都需要给投资者讲好未来的故事,才能获得资本市场再一次的青睐。
投时关键词:智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