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游新闻从重庆市南部新城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投集团”)获悉,巴南成功设立“企业硬科技培育基地”基金,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资本+资源”动能。
国企联动聚势赋能
企业硬科技培育基地基金落地
2025年3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科技金融要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结合上位政策导向,巴南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部署,在相关政策指引下,通过设立专业化基金、建设培育基地等举措,推动金融资源向硬科技领域精准倾斜。巴南区属国企南投集团,联合重庆市产业母基金,撬动市外资本来巴南参与股权投资,并与深圳市人民厚朴私募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民厚朴”)共同发起设立的硬科技产业基金-渝科民朴基金落地巴南区,基金总规模10亿元。
该基金是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一所)和巴南区人民政府共建全国首家“企业硬科技培育基地”的合作背景下,引入人民厚朴为管理人的市场化、专业化的硬科技产业基金。
2024年4月12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一所)为巴南区授牌,在重庆数智产业园设立“重庆企业硬科技培育基地”“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重庆工作站)”“工信部电子专利中心(重庆工作站)”,全国首家“企业硬科技培育基地”正式成立。在此基础上设立渝科民朴基金,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通过硬科技属性评价、知识产权指导等,专注于为上交所培育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库。
“投资+孵化”破局攻坚
产业投资赋能硬科技生态构建
该基金将在国家工信部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 硬科技企业培育基地”专项试点的基础上,建立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常态化合作机制,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要求,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资金链、围绕资金链布局政策链,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建设,破解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与产业科技创新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加大对产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相比传统私募基金,渝科民朴基金主要采用“投资+孵化”模式,为硬科技项目转化和企业成长提供有力支撑。该基金将结合巴南区五大产业集群的产业链资源优势,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优化资金配置,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硬科技前沿技术研发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有效缓解长周期、高投入项目的融资瓶颈,助力科技创新,为巴南区建设成渝硬科技高地、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注入资本新动能,为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核心产业集群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资本活水精准滴灌
借力蓄能驱动区域产业能级跃升
近年来,巴南区紧扣“1246”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体系巩固延伸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稳步迈进,全国首个“企业硬科技培育基地”成功落户,科技型企业总量居全市第一。
同时,“一区五城”建设加快推进,“五大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双双突破1000亿元大关。重庆国际生物城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生物医药产业被列入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全市首个1类创新型生物药——赛立奇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重庆数智产业园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腾龙5G数据中心被纳入国家东数西算成渝节点数据中心集群。
渝科民朴基金作为专注于硬科技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的落地不仅标志着巴南在“硬科技产业+金融创新”融合发展上迈出重要一步,也为助推重庆硬科技产业发展注入了“资本活水”。
下阶段,巴南区将以渝科民朴基金为重要抓手,凭借“资本赋能+生态协同”组合力量,助力企业攻克硬科技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通过“股权投资+资源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进程,推动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发展瓶颈。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促进重庆硬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为全市硬科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化进程提供可复制的“巴南样本”。
上游新闻 谭柯 实习生 张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