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詹钰叶
根据中基协日前发布的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和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录,个人养老金基金扩容至近300只,规模突破120亿元。业绩方面,九成个人养老金基金成立以来的收益为正。
近日,证监会公布截至二季度末的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和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录。相较于今年一季度末,销售机构维持52家不变,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数量再度扩容。本次有8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的9只FOF产品新纳入,包括3只养老目标日期FOF和6只养老目标风险FOF,个人养老金基金总数也达到297只。其中,财通资管、华泰证券资管、东方基金、前海开源基金、汇丰晋信基金5家均为首次有产品入选。
2022年11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产品和销售机构名录,包含40家基金管理人的129只养老目标基金以及37家基金销售机构。经过2年多发展,据同花顺数据,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市场298只个人养老金基金的规模达到124.1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35.7%。
具体来看,兴全安泰积极养老五年持有混合发起式FOFY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个人养老金基金,今年二季度末的规模为10.32亿元;华夏养老2040三年持有混合(FOF)Y规模为7.62亿元;中欧预见养老2050五年持有(FOF)Y、易方达汇诚养老2043三年持有混合(FOF)Y、华夏养老2045三年持有混合(FOF)Y规模超过4亿元。
业绩方面,同花顺数据显示,除今年5月新成立的一只基金外,全市场个人养老金基金中,有269只基金成立以来的收益为正,占比为91.19%。其中广发养老目标2060五年持有混合发起式(FOF)Y表现最好,成立以来的净值涨幅接近30%,南方养老目标2055五年持有混合发起(FOF)Y、中欧预见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持有混合发起(FOF)Y等近40只产品净值涨幅超10%。
华源证券分析师廖志明指出,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以来,我国养老金理财产品正以低风险、稳健收益为核心优势,在多层次养老体系中快速崛起,展现出“稳中求进、未来可期”的投资潜力。目前我国的养老金体系以国际通行的“三支柱”为骨架,构建起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公募基金方面,个人养老金基金市场呈现“头部引领、中腰部追赶、尾部补充”的竞争格局,指数类养老金基金产品快速发展,目前易方达基金和华夏基金规模占优。相较发达国家,国内养老金产品更加注重稳健,权益配置比例较低,收益率潜力有限,但风险控制更优。
长信基金表示,近年来个人养老金基金持续扩容,目前已形成以养老FOF、指数型基金为主的产品体系;其中,指数型基金跟踪特定指数,投资组合透明,投资者可以清晰了解其持仓和表现,为投资者增添了新选择。投资者要注意,养老基金不等于保本理财,其净值会随底层资产的市场波动而变化,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相适应的产品。也不可盲目跟风高收益产品,部分养老目标风险基金股票占比较高,表现出的业绩弹性相对较强,但相应的波动也较大,适合能承受高波动的投资者。因此建议投资者根据年龄、投资期限和风险偏好等合理选择产品,避免“跟风”高收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