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红利策略开始受到市场关注,作为一种类债资产,红利资产具备一定的防御属性,凭借高股息特点,备受投资者青睐。
然而步入2025年,科技和医药板块的崛起,掀起了一波成长股的浪潮,红利资产似乎被市场遗忘。
但从资金流向来看,机构资金依然在大手笔布局红利资产,尤其是港股的银行、公共事业、能源等红利相关板块频频被险资举牌,连带也推升了港股红利资产今年的表现。
过去一年,红利ETF规模也在飞速扩张,目前已上市的红利主题ETF共计61只,合计规模已经超过了1500亿,截至7月18日,有58只红利ETF年内取得了正收益,仅有三只小幅亏损。
数据来源:wind,截止日期:2025.7.18
从年内回报来看,涨幅前四的ETF均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这得益于该指数年内亮眼的表现,截至7月18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年内涨幅17.52%。
四只ETF中,规模最大的为易方达恒生红利低波ETF,目前已经超过30亿,尽管该产品去年4月才成立,但凭借费率优势,规模已反超更早一年成立的富国恒生红利ETF。
另外,今年1月才成立的招商基金港股红利低波ETF同样费率较低,成立不到半年,规模已经接近10亿。截至7月18日,该产品收益超过了20%,是年内回报最高的红利主题ETF。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在编制时考虑到了高股息和低波动两个因素,在75只股息率排名最高的候选股票中,选择50只波动率低的作为成分股,每半年调仓一次,目前市盈率7.8倍。
在高股息方面,要求连续三年均有现金派息记录,而且近一年的年度派息比率必须为正数并不多于100% 。
同时剔除了过去12个月股价下跌超过50%和过去12个月股价表现排名最差的10%股票,这一标准在港股中尤为重要,可以筛选掉跌出来的估值陷阱。
从行业分布来看,金融业占比超过30%,其次能源、地产、工业行业占比也超过了10%,成分股中超过一半都是1000亿市值以上的公司。前十大成分股占比不足30%,在编制时给每只成分股设立了5%的权重上线,因此相对较为分散。
除了前面提到的四只ETF,今年回报靠前的几只ETF产品,跟踪的均为港股红利相关指数。
其中,华泰柏瑞的港股通红利ETF跟踪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CNY),目前规模26.17亿,年内回报17.55%。
华安基金的港股通央企红利ETF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目前规模31.93亿,年内回报17.15%。该指数同样剔除了过去12个月股价下跌超过50%和过去12个月股价表现排名最差的10%,同时剔除了近一年历史波动率最高的10%股票。
博时基金的港股红利ETF博时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目前规模46.83亿,年内回报17.10%。该指数对波动要求更为严格,剔除了近一年历史波动率较高的20%股票。
整体来看,这几只ETF年内涨幅差异不大,从指数的历史表现来看,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近一年表现略微领先两只高股息指数。
几个指数在选股上均兼顾了高股息和低波动,且为净股息率加权,股息率越高权重越高。这意味着,当公司股价上涨,市值增加时,股息率下滑,其在指数成分股中的权重也会被调低,反之亦然,无形之中做了一个低买高卖的动作。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是市场上规模最大的红利主题ETF,截至2025年7月18日,规模218.72亿,管理费+托管费为0.6%。该产品于2019年1月成立,距今已有六年多时间,自去年以来红利策略表现较好,其规模也迅速增长,仅2024年一年就增长了100多亿,今年以来又增长了近50亿。
规模迅速增长的背后,先发优势是一方面,出色的业绩表现也吸引了资金不断涌入,自2019年至2024年,该产品连续六年均取得了正收益,即便是市场不太好的2022、2023年,也取得了2.72%、11.91%的回报,体现红利策略的抗跌性。今年以来的业绩同样可圈可点,截至7月18日,该产品今年以来回报8.21%。
该产品跟踪的是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该指数同样考虑了高股息率和低波动率两个选股标准,在中证全指指数的样本空间中筛选出分红水平较高且可持续增长的上市公司后,再从中选出波动率最低的50只证券作为成分股。指数成分股多为成熟企业,盈利能力较为稳定。
规模第二的红利主题ETF是华泰柏瑞的另一只产品——红利ETF,目前规模180多亿,跟踪上证红利指数,但该ETF年内回报仅为0.87%,相对前面几只ETF的表现明显弱了些。
上证红利指数选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5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市高股息率证券的整体表现。
作为最早发布的红利指数,上证红利指数自2005年发布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但是只包含上交所的股票,不包含深交所的股票,不能代表全市场红利股的表现。此外,该指数在选股上也没有加入低波动。截至7月18日,上证红利指数年内下跌3.21%,华泰柏瑞这只红利ETF,年内取得了正收益,还跑赢了跟踪的指数。
摩根基金的港股红利指数ETF目前规模118.07亿,跟踪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是首支规模超百亿的跨境策略ETF,截至7月18日,年内回报17.79%。
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采用股息率加权方式编制,结合高股息率与低波动率去筛选成分股。从标普港股通指数中选出股息率最高的75只股票,再剔除波动率最高的25只。
此外,该指数还设置了个股和行业的权重上限:单一成分股权重不低于0.05%,不超过5%;单一GICS(全球行业标准)行业板块权重不超过30%。成分股相对更为均衡,不至于过于集中。
总体来看,市面上表现好的几个红利指数,在选股上基本都综合考虑了高股息、低波动、高质量,这使得它们在今年这个快速轮动、震荡的行情里,依然斩获了不菲的收益。
那么,红利ETF涨到今天,还有配置价值吗?
有机构人士表示,如果从相对估值看,绝大多数红利低波指数的估值目前都已经到了90%以上历史分位,似乎过高。但如果看绝对估值,目前几个主要红利低波指数市盈率普遍在7倍左右,相对于全市场来看,依然处在估值较低位置。过去银行地产一直在低点徘徊,红利低波指数也表现一般,如今的上涨更像是一种估值修复,而非估值泡沫。而随着政策的催化,中长期资金不断入市,稳健抗跌的红利资产长期来看仍将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
上一篇:文件怎么加密?六款透明加密软件分享|分分钟教你学会文件透明加密!
下一篇:20cm速递|科创板100ETF(588120)涨超1.1%,科创综指ETF(589630)涨超1.0%,硬科技赛道获结构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