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主动释放了一个信号,试图让公众保持冷静,不必过于担忧,因为他们愿意给中美关系多一些缓冲和调整的时间。中美双方继续保持和解的态势背后,经过这场复杂且激烈的贸易关税战,特朗普本人也显得更加清醒和理性。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最近对中美经贸谈判的进展表达了相当乐观的看法。他指出,中美之间的谈判不仅进展顺利,而且双方在关税暂停的期限上也表现出了较大的灵活性和弹性。基于这些因素,他认为市场完全无需过度担忧。
贝森特所提到的关税暂停期限,实际上就是指5月中旬中美在日内瓦经贸会谈上达成的90天关税部分暂停协议。按照时间推算,距该期限截止,已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市场难免会有一些紧张和不安。一方面,之前中美关税战带来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两国范围,波及了全球经济和供应链,很多人都不愿意再次经历那种混乱和不确定。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时常变化的政策和言论,也不断冲击着市场的信心。尽管很多时候特朗普的发言看似随意,但作为美国总统,他的言辞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和波动。
此时,外界最担忧的问题是:90天的关税暂缓期一到,中美双方会不会重新回到此前的激烈关税对抗状态?
贝森特的表态其实正是对这个疑问的一种回应。虽然他没有明确说明未来的具体走向,但他想表达的核心信息是,美方愿意给予中美经贸谈判更多时间。当前双方谈判的顺利,预示着未来可能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
因此,贝森特的态度也间接鼓励各方敢于在投资和贸易上保持积极态度,无需过度担心贸易战的阴云会再次笼罩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经贸谈判是极其重要的国际事务,贝森特的言论显然不是孤立决策,而是得到了特朗普的认可和支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番表态也可以看作是贝森特替特朗普“放风”,向市场释放信号。
其实,这番话背后是有现实依据的。首先,中方对日内瓦和伦敦的中美经贸会谈一直评价为“取得积极进展”,而近期中美贸易数据也显示了明显的回暖趋势。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体现了双边贸易活动的恢复和活跃。
其次,关于关税暂缓期的“灵活性”,从中国角度看,中方多次强调贸易战无赢家,呼吁美方采取更加理性的态度,双方应互相让步,共同推动谈判。只要美方不再制造新的摩擦,中方也愿意保持较为温和的立场。
而从美国的视角来看,先前的贸易战实际上给特朗普政府敲响了警钟。即使不情愿,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仅靠施压和加关税的策略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为了减少自身经济的损失并恢复市场信心,美方至少短期内希望保持中美贸易关系的稳定。况且,特朗普政府惯用延期策略,给谈判留足余地。
实际上,在涉及中美如此复杂且深远的经贸关系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反倒是明智之举。毕竟短时间内达成全面解决方案极其困难,但贸然升级关税战则不利于双方利益。既然如此,制定一个阶段性的关税暂停期,稳步推进谈判,寻找更多合作点,是务实的选择。
即使这段暂缓期限将至,双方依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延长,为深入沟通创造条件。
此外,贝森特还透露,中美双方正在积极推动后续谈判。他提到,中方将在8月初举办大型会议,美方正在协调将中美经贸谈判安排在会议前后举行,谈判地点可能选在第三国。
作为美方参与中美谈判的重要代表,贝森特的这些信息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事实上,近期美方已经多次暗示下一轮经贸会谈的时间和计划。
前不久,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表示,预计会谈有望在8月初举行,以推动更广泛的贸易对话。更早些时候,贝森特也曾提到,他预计与中方的会晤将在“未来几周内”展开。
对此,中方尚未给出明确回应,但中国商务部强调,中美双方正多层级保持紧密沟通,希望美方能够与中方携手努力,充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的作用,继续加强对话。
从整体形势看,只要进展顺利,中美展开下一轮经贸谈判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中美关系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最大的难题依然是特朗普政府能否真正沉下心来,坚定走维护和稳定中美关系的路线。
最近,特朗普威胁对俄罗斯实施“二级制裁”,白宫官员还特别针对中俄能源贸易发声,这些都为中美关系增添了不确定性。
可以预见,如果美方之后继续采取激烈或错误的举措,中方必然会采取反制措施,予以纠正。
从这个角度看,若贝森特希望谈判顺利进行,他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劝说特朗普避免其情绪化和善变的决策,保障中美接触与沟通能够按照正常轨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