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者 | 杜一用
在冲刺港股IPO的临门一脚,厦门独角兽海辰储能接连遇挫。先是美国大客户宣布破产,紧接着,一直虎视耽耽的宁德时代又发难,起诉海辰储能存在不正当竞争。如果宁德时代的诉讼构成“重大不确定性”,海辰储能的IPO计划可能就悬了。
海辰储能在2023年启动IPO,当年7月就与华泰证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向厦门证监局提交了A股备案辅导。然而今年3月25日,厦门的这家独角兽却突然改道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海辰储能与瑞幸咖啡在今年6月26日刚刚一起被胡润评为全球独角兽。海辰储能的上榜有一定的道理,2019年成立,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便冲到了全球第三,最近三年储能电池复合增长率达到167%。到这次筹划赴港上市前,共拿到了6轮融资,估值将近300亿元。
海辰储能2024年的市场占有率11%,宁德时代是35%,二者之间虽然还有较大差距,但海辰储能的追赶架势已经让宁德时代感觉到了威胁。在技术上,宁德时代偏爱“高成本高性能”路线,海辰储能则坚持“低成本长寿命”,从长远来看,两家企业谁能打败谁还真不好说。
海辰储能在成立四年后便启动上市,与瑞幸咖啡成立一年后便赴美上市有得一拼。海辰储能突然从A股转道港股,大概率是因为“硬件”达不到A股上市的盈利要求。根据招股书信息,海辰储能在2022年和2023年一共亏了37亿,到2024年才勉强盈利了2.88亿元。
允许亏损科技企业上市,不久前的陆家嘴金融论坛刚刚传出要继续推进的消息。因此,转战港股应该是海辰储能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但很不幸,海辰储能刚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马上就收到了来自宁德中院的传票。这场官司的开庭时间确定在8月12日,恰好处于港股聆讯的敏感窗口期。
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的理由是不正当竞争,起诉对象包括海辰储能和海辰储能的创始人吴祖钰等。作为海辰储能的创始人,吴祖钰成为被告属于情理之中。
吴祖钰曾经是一位对宁德时代有过贡献的工程师,2012年7月到2018年11月在宁德时代工作期间,吴祖钰作为第一发明人共申请了67项专利。宁德时代2018年授予195名中层管理人员期权时,吴祖钰因此成为其中之一。
吴祖钰2019年从宁德时代辞职,一年多后开始独立创业。创业后,又有三名原来服务于宁德时代的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和吴祖钰一起创业。
宁德时代与海辰储能“不共戴天”就从吴祖钰独立创业开始,宁德时代也不是第一次告吴祖钰。2023年宁德时代同样以不正当竞争起诉海辰储能,并且胜诉,当年9月仲裁法庭裁定吴祖钰违反竞争限制协议,要向宁德时代支付100万元违约金。
从两次起诉的时间节点不难看出,宁德时代就冲着海辰储能上市而来。这也不难理解,一旦海辰储能上市成功,打通了资本通道,与宁德时代也就具备了掰手腕的能力,宁德时代当然希望能把对手扼杀在摇篮里。
偏偏海辰储能祸不单行。今年6月10日,海辰储能的海外大客户美国Powin突然宣布破产了。这家美国客户单是2023和2024两年就向海辰储能下了22.5亿元订单。海辰储能2024年的赚钱能力主要来自海外,国内订单的毛利率仅有8.1%,而海外订单的毛利率可以高达42.3%。
通过招股书可以看到,海辰储能的财务状况还在雪上加霜,2022年应收账款还只有6.47亿元,2024年来到了93亿,周转天数也从12天暴增到186天,负债率73.1%,远高于行业60%警戒线。
2024年的海辰储能经营状况虽然出现好转,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盈利,如果扣除4.14亿元政府补贴,海辰储能实际上还在亏钱。
由此可以想象,宁德时代的狙击对海辰储能上市可能是致命的。一旦又输了官司,海辰储能将面临高额赔偿、核心产品禁售和供应链断裂三重风险。如果诉讼构成“重大不确定性”,海辰储能IPO可能延迟甚至终止。这将是海辰储能不可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