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创新药ETF(517110)午后持续上行,最终收涨1.74%。
来源:WIND
需求端,政策明显向创新药倾斜。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国家医保局印发《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申报操作指南》,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调整方案。展望未来,医保政策大发展方向是压降仿制药的占比,用节省出来的医保支付空间更好地支持创新药。
供给端,国内企业创新研发能力持续突破。近年来,新进临床创新药数量快速增长,国内药企在重磅学术会议的临床结果报告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对外BD进入爆发期,BD出海单个项目总金额不断增加,合作质量持续提升。
展望后续,创新药或将逐步进入成果兑现阶段。根据国联民生证券,2025年预计是国内创新药授权出海的重要年份,自2018年"4+7"集采以后,国内企业纷纷开始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至今已达7年时间,部分细分赛道的集采影响已经出清,预计将陆续进入兑现期。
此外,预计AI有望全方位赋能医药产业链。大模型平民化背景下,AI或将全方位赋能医药产业链,对于药品研发、药品生产、医疗服务等均有望带来效率的提升。
在创新药支持政策不断引导,国内支付端不断改善,供给端企业研发能力继续升级,以及AI持续赋能的背景下,医药板块的情绪和估值抬升的空间或进一步打开。覆盖三地优质上市创新药企的创新药ETF(517110)值得持续关注。此外,正在发行中的科创创新药ETF(589723)以biotech为主,创新纯度更高,相比同类指数更加契合当前的市场环境,同样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