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柳白】铁矿石贸易是中澳经济关系的重要支柱,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是澳大利亚总理此番访华的焦点之一。
“中国机遇让特朗普关税不值一提。”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7月15日以此为题发表报道指出,中国坚定履行着减排承诺,而澳大利亚利用可再生能源打造绿色金属产业的潜力巨大,这是双方新的合作机遇。特别是通过可再生能源生产高附加值的“绿铁”(green iron),对澳经济具有深远意义,有可能成为中澳继铁矿石贸易后的又一里程碑。
“绿铁”是一种在没有氢气或煤的情况下将铁矿石转化为一种类似纯铁(95%)的物质,该工艺采用低温电解法,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可以帮助减少钢铁行业的碳足迹。
恰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澳大利亚潜力巨大。由于当地阳光充沛,澳大利亚仅需在2%的土地上铺设太阳能面板发电,便能以一己之力满足全球电力需求。
“这个例子恰恰说明了这种资源有多么丰富。”丹麦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先驱、欧洲现代风力发电业之父亨里克·斯蒂斯达尔(Henrik Stiesdal)说。
“澳大利亚拥有几乎全球最出色的太阳能与风能资源。我看不到其他任何地方有这种潜力,”他补充道,“虽然(澳大利亚)有些群体不喜欢可再生能源。”
当然,澳大利亚无法向全球提供电力。澳大利亚的确可以通过海底电缆向其他国家输电,比如将北领地的太阳能电力输送到新加坡,满足其大约15%的用电需求,但要铺设跨越至欧洲或北美的电缆显然不现实。
力拓集团在西澳大利亚Pilbara铁矿开采铁矿石。视觉中国
不过,能源并非只能以电子形式传播。澳大利亚的能源还可以通过绿色金属产品形式出口,即利用澳大利亚丰富且廉价的可再生能源,在本地生产金属制品再出口。
在澳总理阿尔巴尼斯本次访华之行中,“绿铁”就是重点之一。
在上海,阿尔巴尼斯主持了一场澳大利亚四大矿产巨头与中国钢铁企业的会晤,目的是探索两国金属贸易的新领域,不仅是地下开采的原矿石,还有经过加工的产品,也就是“绿铁”,这种产品的价值是原矿石的两到三倍。
斯蒂斯达尔说,他有时候觉得澳大利亚就像一个发展中国家,出口原材料,再把制成品买回来,但眼下,澳大利亚有机会变得更像发达国家。
澳大利亚著名经济学家、曾担任澳前总理鲍勃·霍克经济顾问的罗斯・加诺特(Ross Garnaut)评价道,阿尔巴尼斯这次访问中国的重要性,不亚于鲍勃·霍克1984年访华,那次访问开启了两国铁矿石贸易。
自那以后,矿石贸易从涓涓细流发展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出口产业,仅在过去一个财年规模就达1160亿澳元(约人民币5453亿元)。
“这是澳大利亚经济的未来!”至于特朗普对澳大利亚出口征收的关税,加诺特则轻描淡写地说,那“不值一提”。
他说,特朗普关税确实风险不小,但真正威胁的并非澳美双边贸易,而在于可能破坏全球经济稳定。
澳媒注意到,中国、日本、韩国等国都公布了净零排放时间表。实现目标最便宜且最可行的方式,就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绿铁”,然后在本国加工成钢材。
随同阿尔巴尼斯访华的澳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FMG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弗里斯特(Andrew Forrest)表示,中国人实现能源转型的意志坚定,“绝对会让城市变绿、天空变蓝”。FMG已承诺在澳大利亚生产“绿铁”。
“澳大利亚必须建立一个绿色金属产业。我们必须打破质疑。”加诺特表示,“在一个零碳世界里,我们必须超越霍克1984年创造的里程碑。如今的情况表明,中国会提供必要的支持。”
报道指出,打造绿色金属供应链不仅关乎对华出口“绿铁”的前景,更关乎澳大利亚是否能保住现有的铁矿石贸易。
加诺特警告,“如果我们不能以金属形式出口铁,我们就将失去这项贸易”。
不仅如此,加诺特说,这还关乎人类所处的地球环境:“这将决定世界能否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是否能实现净零温室气体排放。”
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澳大利亚只需用全国0.5%的土地安装太阳能板,加上0.5%的土地安装风力发电机,就能满足中国对“绿铁”的全部需求。如果能将中国传统的高碳炼铁工艺转移至澳大利亚,通过可再生能源完成,全球碳排放总量有望削减4%。
报道说,这正是加诺特十年前提出澳大利亚“低碳超级大国”构想的初衷。如今,这一愿景比一周前更加接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