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消息,特朗普政府发布14封关税通牒,日本输美商品税率从24%上调至25%。特朗普突抛关税“炸弹”,这一举措如惊雷般炸响在东京政坛。
石破茂(资料图)
日本政府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官员们面色凝重。此前种种关于“美国会顾及盟友情面”的预判,在白纸黑字的关税清单前化为泡影。通牒覆盖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等2000余种商品,几乎涵盖日本对美出口主力品类。
战后七十余年,日本始终将自己定位为美国在亚太地区“不可替代的盟友”。从安保条约到贸易协定,东京习惯在华盛顿的全球战略中寻找特殊位置。安倍晋三时期构建的“美日印澳”框架,更让日本政界坚信能在经济领域获得额外关照。如今关税壁垒轰然落下,《朝日新闻》评论称“幻想已到破灭时刻”,《读卖新闻》则直言“日本必须直面霸权逻辑下的新现实”。
石破茂(资料图)
石破茂在自民党内以“农业守护者”自居。美国在关税谈判中明确要求日本将大米进口配额提升至年30万吨,这远超现行10万吨规模。日本农业大臣在国会质询中表态,“这等于让北海道稻农彻底失业”。内阁官房长官在记者会上强调,“农业是国家根基,让步即动摇国本”。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僵持,已持续18轮谈判无果。
汽车产业贡献日本GDP的8%,提供530万个就业岗位。丰田、本田等企业对美年出口额达480亿美元,25%的税率意味着每年将多支付120亿美元关税成本。日本经产省提交的谈判文件显示,要求美国对汽车及零部件实施“全面且永久的关税豁免”。马自达北美工厂已启动裁员计划,日产则暂停在美国南部的电池工厂建设。
中国在应对美国关税战时采取的反制措施,为日本提供了现实参照。2018年以来,中国对美大豆加征关税的同时,加强与巴西、阿根廷的农业合作,既保障供给又维护产业安全。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提出三项建议。丰田汽车测算,关税上调将使其美国市场利润率从目前的6.2%降至3.8%。三菱重工已宣布推迟在美国的风电设备工厂投产计划。农业领域,北海道农协组织3000名农民在国会前集会,抗议“政府可能的妥协”。东京大学经济研究所报告显示,若关税持续三年,日本对美出口将萎缩18%,拖累GDP下降0.7个百分点。
石破茂(资料图)
石破茂近期在自民党会议上罕见批评“过度依赖单一盟友的外交存在致命缺陷”。外务省已开始重新评估与东盟十国的自贸协定,计划将关税减免范围从目前的65%扩大至90%。经济产业省则启动“印太供应链韧性计划”,拨款2000亿日元扶持企业在东南亚建立替代生产基地。这些动作被解读为“外交自主化”的信号。
这场关税风暴正倒逼日本重新绘制外交经济版图。是继续在美日同盟框架内艰难博弈,还是转向更均衡的多边合作?答案或许藏在横滨港堆积的待出口汽车里,藏在北海道稻田的晨雾中,更藏在东京决策者对“国家利益”的重新定义中。国际贸易秩序的重构浪潮里,日本站在了必须抉择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