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0只科创债ETF全部“一日售罄”。
7月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体启动发行。澎湃新闻记者从渠道处获悉,上述10只产品当天均顺利结募,接近或超额完成30亿元的募集上限。
截至发稿前,富国基金、博时基金均公告称,旗下科创债ETF累计有效认购申请总额超过此次募集规模上限30亿份,将采取末日比例确认的方式实现规模的有效控制。其中,富国科创债ETF募集期内有效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结果为96.575974%。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4日,全市场29只债券型ETF合计规模已达3899.37亿元。首批10只科创债ETF成立后预计将带来300亿元新增规模,这也就意味着,债券ETF规模很快将超4000亿。
10只科创债ETF募集接近或超额完成30亿上限
7月7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体启动发行,且募集规模上限均为30亿元。
根据发售公告,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鹏华基金旗下7只科创债ETF的募集期仅一天;嘉实基金、南方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旗下科创债ETF的募集期间则相对宽松,其中嘉实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旗下科创债ETF的计划募集截止日为7月11日,南方科创债ETF的计划募集截止日为7月18日。
7月7日晚间,嘉实基金、南方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均发布公告称,旗下科创债ETF提前结束募集,即基金最后一个募集日为7月7日,不再接受认购申请。
其中,嘉实基金表示,若嘉实科创债ETF累计有效认购申请总额超过此次募集规模上限30亿份(折合为金额30亿元人民币),该基金管理人将采取末日比例确认的方式实现规模的有效控制。
此外,澎湃新闻记者从渠道处获悉,易方达、华夏、广发、富国、博时、招商、鹏华旗下7只科创债ETF均顺利结募,接近或超额完成30亿元的募集上限。
截至发稿前,富国基金公告称,富国科创债ETF已超过30亿元人民币募集规模上限,对2025年7月7日的有效认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予以部分确认。募集期内有效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结果为96.575974%。
博时基金公告称,截至2025年7月7日,科创债ETF博时有效份额认购申请已超过30亿份(折合为金额30亿元人民币),基金管理人将对2025年7月7日网上现金、网下现金及全部网下债券有效认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方式予以部分确认。
另据Wind数据,截至7月4日,全市场29只债券型ETF年内净流入额合计为1839.12亿元,合计基金规模则达3899.37亿元。首批10只科创债ETF预计将带来300亿元新增规模,这也就意味着,债券ETF规模或将超4000亿元。
债券市场有望延续牛市格局
科创债ETF缘何如此受市场欢迎?广发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拟任基金经理洪志指出,该产品主要有五大优势,一是所投市场策略容量大、有增长空间、成份券信用资质好;二是分散风险,降低信用违约冲击;三是流动性优势,交易便捷高效;四是降低交易成本与投资门槛;五是避免资产久期的自然衰减,能够获得久期相对稳定的债券产品。
从发行结构特征来看,富国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基金经理张洋分析道,本轮新发科创债期限偏短,集中在3年以内,国企占主导地位,民企主要参与银行间科创债发行。新发科创债中金融债规模远超其他行业。
“目前来看融资环境较好,或对主体信用资质有正向改善,未来科创债定价体系或类似绿色债券具有正向的溢价。近期民营创投机构首发,中债增担保,期限较长(5+5等),发行票面低于市场预期,市场化投资机构参与有限。未来继续关注风险分担工具落地情况,以及科创债ETF产品发行上市节奏。”张洋称。
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投资二部基金经理张磊认为,当前科创公司债成交活跃度和流动性显著提升。未来政策推动下,科创债持续发行,指数空间有望继续扩容。随着各类投资者积极参与,成份券流动性会进一步提升,指数中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嘉实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拟任基金经理王喆表示,当前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正处于关键阶段,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结构优化迈向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为科创债投资提供了丰富且优质的底层资产来源,相比单一市场选样的同类指数,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跨市场选样,后期发展容量优势更强。
展望未来,王喆表示,考虑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稳增长的政策导向,未来宏观利率水平或将总体保持低位运行,债券市场有望延续牛市格局;作为国家战略支持品种,科创债的发行主体/资金支持项目多处于技术突破期,一旦研发成果商业化,企业盈利能力提升或将传导至债券价值、带动ETF净值增长、为投资者带来长期收益。
张磊称,利率中长期趋势或仍处于下行通道。短期关税面临不确定性,经济波动之下,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有望打开,债券收益率或仍有下行空间,中高等级信用债迎来“宽松+避险” 配置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