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强高温大面积来袭!北京未来一周高湿闷热,这几件事最好别做
创始人
2025-07-05 19:23:16
0

眼下,我国中东部正在经历入夏后最强高温过程。未来一周,高温将陆续覆盖华北南部、黄淮至江南、华南大片区域,且强度加强,部分地区高温天天可见,暑热或贯穿全天。

北京市气象台7月5日11时发布天气预报:今天下午多云间晴,山区、南部局地有雷阵雨,北风二三间四级,最高气温35℃;夜间多云间晴,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24℃。

从目前的天气形势看,未来一周北京将受副高影响,高湿闷热天气持续

西太平洋副高是影响我国天气的关键系统,其季节性活动直接关系各地雨季进程。今年6月下旬,副高较常年提前北抬,副高外围的偏南暖湿气流向北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北京地区湿度增大、体感闷热,北京提前进入“桑拿天”

高湿闷热环境下,容易发生中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升高,需从科学调控环境温度、饮食调整、作息管理等多方面做好防范。

这两天,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中国气象局也连续发布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提醒公众要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减少户外活动,保证充足饮水。

对于防暑补水,很多人其实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惑或认知误区。比如为什么会出现喝白水不管用甚至越喝越渴的情况、不出门怎么还会中暑等。

中暑无小事

严重者可致命

中暑可以分为三类,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救治,死亡率较高。

  • 重症中暑

晕厥、昏迷、高热、体温>40℃,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 轻症中暑

体温>38℃,面色苍白,皮肤灼热,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 先兆中暑

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动作不协调等,体温轻度升高。

哪些人群易中暑?

  • 高温、高湿环境工作、锻炼人群。

  • 睡眠不足休息不充分的人。

  • 体型较大人群。

  • 体质较差的老人、小孩、孕妇等。

急救有哪些方法

如果发现有人中暑,应该采取三个方法进行急救。

  • 通风

一旦发现中暑先兆者,应搀扶其至阴凉通风处,保持平卧位,松解衣领并扇风,促进其散热降温。

  • 降温

快速降温是治疗的基础,迅速降温决定患者预后。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脱去衣服,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可以把无虚脱患者身体(除头外),尽可能多地浸入冷水中,并且不停地搅动水,以保持皮肤表面有冷水,在头顶部周围放置用湿毛巾包裹的冰块。可以对虚脱者采用蒸发散热降温,如用冷水反复擦拭皮肤,或用电风扇或空气调节器。

  • 补水

如果随身携带有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可及时让中暑者服用,并让其饮用淡盐水或者含盐饮料,补充流失的体液。

如果采取以上措施,中暑者仍无好转,甚至出现高热、昏迷、抽搐等表现,不要再强行喂水,避免呛咳,而应立刻拨打“120”,将其送至医院及时接受专业救治。等待救援期间,应让中暑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高温天气这几件事不宜做

1. 避免正午时外出,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 应尽量避免在11点至15点的高温时段外出。

  • 若需户外作业,应做好防护,如穿戴浅色宽松衣物、戴遮阳帽,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

  • 室内要保持通风,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多饮用淡盐水、绿豆汤等避免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

2. 大汗后别“贪冰”,警惕“脑结冰”

在运动或劳作后,头部大量出汗、血管也会扩张,此时若猛吃冷饮,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引发头痛。这种情况也被称为结冰”,严重者会恶心、呕吐,甚至造成短时间的血压升高等症状。建议大家在出汗后2小时再食用冷饮。

3. 夏季腹泻高发,可适当补充益生菌

夏季是腹泻高发的季节,吃烧烤、喝啤酒等都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衡。对此,专家表示,可以适当补充益生菌,这有利于使失衡的肠道微环境改善,达到新的平衡。

4. “三伏贴”并非“万能贴”,这些人群需注意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三伏贴。例如孕妇就不可使用,因为三伏贴中的药物多具有辛温、活血等作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2岁以下儿童也不建议使用三伏贴。

5. 中暑的几个错误认知

❌室外才会中暑

❌天热才会中暑

❌中暑昏厥掐人中

❌口服退热药降温

❌一次性大量饮水解暑

❌酒精擦拭降温。

高温天气

还要注意防好这些疾病

  • 防心肌梗死

高温天气需要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卢新政表示,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尤其是35℃以上的高温天,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会明显上升。

如果感觉胸闷,不能大意,尤其是老年人,要及时就诊。

  • 防中风

在闷热的天气,脑卒中患者确实比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多,大概会增加 1/3。

这与大量出汗、血液黏稠、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较大、血压波动、天热心情烦躁、睡眠节律紊乱等有关。

  • 防结石

高温天会影响身体对钙和盐的吸收,加上大量出汗,尿液浓缩,尿中晶体更易沉积形成结石。

预防结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增加排尿量,建议多喝白开水。还要多运动,有利于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代谢废物。另外,海鲜啤酒尽量不要同时吃,增加患结石的概率。

如果出现腰腹疼痛,还伴随有尿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 防胃肠病

夏日贪吃冰凉的食物,容易对胃造成刺激,引起脾胃虚弱、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可造成肠胃性感冒。特别是脾胃虚弱者及老人、小孩更应注意。

  • 防颈椎病

夏季很多人的颈椎病会复发,罪魁祸首是因贪凉过度吹空调。

天热开空调注意温度适宜,空调风口不要对着颈部直吹建议在室内披一件薄外套,以免颈椎肩背受凉引发疾病。

  • 防皮肤病

夏季高温还会引起季节性皮肤病,除了被虫咬引发的,因日晒引起的日光性皮炎也较多,皮肤被晒伤,红肿起泡,毛囊炎等。另外,因天气太热,身上出湿疹和痱子也是常见的皮肤病。

夏天外出做好防晒措施,若出现皮肤症状及时就医。

  • 防情绪烦躁

气温超35℃、日照超12小时、湿度高于80%等,人体就会处于易激惹状态,“情绪中暑”发生的比例就会明显上升。

可以给其他人打电话,倾诉、表达一下情绪。或者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尤其一些年轻人可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晓萌

综合央视新闻、气象北京

图 | 视觉中国

相关内容

华夏基金:未来将继续推出更...
在稳定币的生态中,部分公募基金香港子公司正紧锣密鼓筹备,其中华夏基...
2025-07-05 19:26:57
今年最强高温大面积来袭!北...
眼下,我国中东部正在经历入夏后最强高温过程。未来一周,高温将陆续覆...
2025-07-05 19:23:16
原创 ...
心肌梗塞有多可怕?这些数据让人脊背发凉 心肌梗塞,俗称“心梗”,被...
2025-07-05 19:21:49
原创 ...
聚焦创投圈新基金情报。 高麓二期工业物流收益基金完成设立募 高麓...
2025-07-05 19:08:24
北京协和医师:益生菌对腹泻...
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 北京报道 “益生菌对很多腹泻是有一定的作用,但...
2025-07-05 18:28:08
稀缺资源指数本周小幅收涨,...
本周,中证石化产业指数上涨0.5%,中证稀土产业指数上涨0.2%。...
2025-07-04 20:44:15

热门资讯

盛银消费金融取得实现金融数据多...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盛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实现金融...
马斯克再提美国建新政党:一百万...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4日将“大而美”法案签署成法的几个小时前,特朗普的前盟友、企业家埃隆·马斯克通过...
新消费周报 | 传SHEIN将... 《CBNData新消费周报》精选本周新消费领域最新动态,公司头条、消费风向、营销动态、可持续消费一文...
IPO雷达 | 百力司康冲刺港...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耿光 近日,BlissBio Inc.(百力司康)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
演员罗嘉良发文痛悼《创世纪》中... 7月5日,著名演员罗嘉良发文,追忆近日先后离世的两位TVB老牌“绿叶”演员:享年92岁的周骢和享年7...
价格大涨!“黄金平替”卖爆了,... 今年以来,白银价格一路上涨,成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备受瞩目的焦点。6月国际现货白银价格一度飙升至每盎...
世俱杯-古斯托造乌龙绝杀 切尔... 北京时间7月5日上午9:00,世俱杯1/4决赛,切尔西对阵帕尔梅拉斯。上半场比赛,查洛巴助攻帕尔默破...
致茂电子申请加密装置解密装置及... 金融界2025年7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加密装置...
原创 俄... 俄罗斯也迈上伊朗老路?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科雷涅沃一处前沿指挥所,突然发生大爆炸,俄海军副司令古德科夫少...
祝贺!江苏省大港中学两同学,被... 扬子晚报网7月5日讯(通讯员 庄旭 记者 姜天圣)江苏省大港中学(简称省港中)杜易闻、冯雪恒两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