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官网显示,北京先通国际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通医药”)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先通医药目前专注于放射性药物(核药)赛道,已成为国内核药领域的领跑企业,随着公司赴港IPO,港股18A板块将有望迎来“核药第一股”。不过,先通医药仍面临着创新药企共同面对的盈利难题,2023—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分别约为3.09亿元、1.56亿元。此外,公司出现研发开支下滑的现象,这些均引发市场对其商业化能力与创新可持续性的关注。
冲刺港交所
港交所官网显示,先通医药已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申请材料显示,先通医药是中国放射性药物市场的领跑者及领导者,致力于开发及商业化具有成为中国首个上市、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潜力的放射性药物。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先通医药是国内首家获得创新放射性药物上市批准的企业。
据了解,放射性药物为一类特殊的医药产品,其含有放射性核素,设计旨在将放射性核素精准递送至特定生物靶点,用于诊断成像或治疗介入,主要应用领域涵盖肿瘤学、神经学及心脏病学。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先通医药管线聚焦肿瘤学、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三大领域并包括15项资产(包括四种核心产品,即XTR008、XTR006、XTR004及XTR003)。其中,XTR008是国内潜在首个靶向SSTR的治疗用放射性配体,今年4月,国家药监局已受理该项NDA,预计将于2026年获得NDA批准。
截至目前,先通医药已推出两款产品,即商品名称为欧韦宁的XTR005及商品名称为欧达乐的腺苷注射液。其中,XTR005作为中国批准的第一个靶向Aβ的PET示踪剂,于今年1月开始上市销售,旨在通过PET成像测量成年患者大脑中的Aβ斑块水平,帮助评估AD及认知能力下降的其他原因。
先通医药表示,公司管线在战略结构上采用诊断性与治疗用放射性配体的互补组合,涵盖成熟及新兴的靶点与放射性核素。其认为,此种阶梯式管线平衡开发风险与持续创新,使其已商业化资产支持公司早期候选药物的推进。
对于港股上市的募资用途,申请材料显示,将用于核心产品的研发及注册申报、其他候选产品的研发、加强销售及营销能力、在京津冀鲁地区建设新生产基地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两年亏约4.65亿元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度、2024年度,先通医药实现收益分别约为1023.2万元、4406.4万元;同期,年内亏损分别约为3.09亿元、1.56亿元。
同时,先通医药预计,在未来至少几年内,随着进一步推进临床前研究、继续临床开发以及寻求监管机构批准公司的候选产品,公司在这些产品推向市场前将产生大量开支和经营亏损。
申请材料显示,先通医药目前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第一部分是来自货品销售,主要包括医药产品及放射性核素;第二部分是许可收入,主要包括公司自Duality Biotherapeutics,Inc.收到的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此外,还包括公司向客户提供CRO/CDMO服务及为一个第三方医药产品提供市场营销服务。
从2024年来看,公司来自于CRO/CDMO服务的收益最高,为2716万元,占比过半。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生物医药产业周期规律中,创新药企在核心产品大规模商业化前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属于行业共性现象,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更关注企业核心产品的临床价值验证、商业化路径设计及持续造血能力构建三大关键点。
先通医药所处的核药赛道,已因其创新潜力和强大的商业前景而吸引了大量投资。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全球累计达成超80项相关交易,涉及诺华、默克、赛诺菲等跨国药企。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全球放射性药物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自2024年的97亿美元增至2035年的57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7.5%。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核药凭借精准诊疗优势,已成为医药创新的热门赛道。尽管面临技术、供应链等挑战,但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政策支持吸引了药企和资本的持续投入。未来,随着技术突破和临床数据积累,核药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支柱,甚至催生“诊疗一体化”的全新医疗模式。
研发开支下降
对于生物医药企业来说,研发能力尤为关键。
申请材料显示,2023—2024年,先通医药研发开支分别为2.97亿元及2.28亿元。核心产品的研发成本分别为1.53亿元及0.97亿元,分别占相关期间研发开支总额的51.4%及42.3%,以及经营开支总额的38.7%及26.9%。
先通医药解释称,研发开支波动主要是由于公司不同候选产品的临床前研究、IIT及临床研究不断推进所致。随着将公司的候选产品从临床前转移至临床阶段或进一步进行更深入的临床试验,以及公司继续支持候选产品的临床试验以扩大适应症,预计在可预见未来公司的研发开支将增加。
先通医药还表示,放射性药物的开发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专业知识及资格。它要求在放射医学、放射化学、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临床医学、药学、化学及医学影像等领域具备广泛的跨学科经验。此外,熟练处理放射性物质及操作大型设备亦必不可少。公司组建了一支具备必要专业知识的专业团队,以满足该等要求。
在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看来,核药需要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核辐射来进行诊断和治疗,因此需要掌握相关的技术和设备,这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时间积累,是一个高风险但高回报的领域。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先通医药方面发去采访函,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