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科望医药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科望医药致力于开发新一代肿瘤免疫疗法,核心管线ES102是一款OX40激活剂抗体,用于治疗对免疫疗法反应不佳的癌症患者。
OX40是相对冷门的赛道。截至目前,全球尚无OX40激动剂获批上市,仅有两款临床管线处于2期或以上阶段,除了ES102外,还有一款来自百济神州。但就在科望医药递交招股书前后,百济神州刚刚在一季度财报中将靶向OX40的管线移除。
过去几年,全球OX40靶点失败消息不断,百济神州的退出似乎让这个靶点的前景更加暗淡。5月27日,科望医药告诉健识局:百济神州放弃OX40不代表靶点没有效,公司将继续推进ES102的临床开发。
PD-(L)1的下一代
科望医药诞生于PD-1爆火的2017年,从成立之初就瞄准PD-1/PD-L1的无效问题。
数据显示,只有约10%~30%的实体肿瘤患者对PD-(L)1单药治疗有反应,那些不起效的患者如何得到治疗?OX40靶点可能是一个方向。
2018年,科望医药从Inhibrx引进OX40抗体ES102。公司认为,通过联合用药,ES102能为PD-1的应用铺平道路。当时,也有不少开发PD-1的企业在同时做OX40,不过很多都倒在了临床阶段。
科望的ES102与百济神州的BGB-A445是全球开发进度最为靠前的两个,今年ES102与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治疗晚期NSCLC的2期临床已启动患者入组。不过百济已经宣布不再开发OX40。今年ASCO会议上,百济神州公布的数据显示,OX40抗体BGB-A445单药疗效不佳,ORR为0%,同时大部分患者出现安全性问题。
有药物方面专家告诉健识局,从分子设计来看,科望医药的ES102为六价构型,在激动能力和T细胞活化上优于二价构型,可能克服二价激动剂的局限性。国外已经有公司把六价OX40抗体推进到临床阶段,一定程度上说明OX40靶点还有机会。
根据招股书,ES102在与PD-1抑制剂联合使用中展现了一定的疗效:在PD-L1高表达且PD-1抑制剂耐药的NSCLC患者中,ORR达到41.7%;在头颈鳞癌中,ORR达到50%,同时安全性良好。
图源:科望医药招股书
需要外部融资
科望医药由纪晓辉、卢宏韬联合创立。纪晓辉曾联合创立澎立生物,并曾担任礼来亚洲基金风险合伙人;卢宏韬则是免疫学专家,曾任葛兰素史克首任全球神经免疫部门负责人,并参与创建了再鼎医药。
“投资人+科学家”的组合,令科望医药在成立之初便获得不少关注,融资道路也颇为顺利。招股书显示,科望医药已进行四轮融资,融资总额约为2.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9亿元。2021年2月最后一轮融资过后,科望医药估值近6亿美元。
但自那以后,科望医药的发展道路就没那么顺畅了。2021年,科望医药曾考虑在美国上市,但未能成行;2022年,科望医药也成为当年瘦身过冬的Biotech典型。
2021年至今,科望医药都没有再拿到过投资。唯一的较大的进账来自一笔对外授权收入:2023年,科望医药与安斯泰来达成平台合作,并授权出一款临床前分子,拿到37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行权费。
招股书显示,科望医药近三年累计亏损超17亿元,后面用钱的地方还不少。除了OX40,科望医药还有一款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CD39/TGFß双抗ES014,处于1期阶段;还有一款国内唯一进入临床的VEGF/DLL4双抗。
科望医药预计,公司至少要2028年才能有药物上市。
撰稿 | 李傲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 | 李木子
插图 | 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