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特朗普政府以许多人没有想到的速度,与中国达成了“贸易休战”。然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国与其传统盟友间的谈判,却似乎显得步履维艰……在特朗普政府4月2日发动对等关税“攻势”、对几乎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后,美国曾拟定了18个重点贸易谈判对象。然而如今,“90天”的关税暂缓期行将过半,但除了与英国快速达成的贸易协议框架以及近期与中国达成的关税回撤外,目前特朗普政府的其他谈判均未取得能缓解高额关税的“突破性进展”。
美国(资料图)
当地时间5月22日,为期三天的七国集团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在加拿大潦草落幕。反常情况出现在涉华议题上,欧盟在特朗普上台之后就同其团队展开接触,还提出愿意在应对中国挑战中,更加配合美国,希望以此换取关税减免。在中美日内瓦谈判前夕,欧盟仍然抱有这一想法,可欧盟没想到,中美刚刚握手言和,特朗普转头就怒斥欧盟“占尽美国便宜”,扬言要对欧盟汽车、农产品发动调查,甚至威胁“禁止欧盟汽车进入美国市场”。
可以说欧盟一开始对美国的态度并没有十分的强硬,一开始其实也有打算妥协,但发现意大利等个别国家妥协反而被打得更惨的现象后,欧盟采取了相对强硬的反制立场,没在谈判中做出太大的让步。而且,欧盟和这一届的美国政府,也并不是十分关系友好,现在,看到中美之间谈判结果的出炉,欧盟更是不着急了,欧盟自然也意识到,妥协换不来尊重,斗争才是正确的路。
另外,《华尔街日报》5月23日报道说,特朗普政府最近在与各国的谈判中,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作为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条件。目前看来这项要求,是美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签署贸易协议的“硬性条件”。这也怪不得,美国“解放日”以来的关税政策,现在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达成的贸易协议国家,只有跟美国穿一条裤子的,同属盎格鲁撒克逊体系的英国。连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都无法跟美国谈拢贸易协议。
特朗普(资料图)
可以说,特朗普是将“交易的艺术”玩出了花样,先是坐地起价,将对方逼到墙角,再开条件让对方还价,从而达成自己的目的。对此,欧盟的回应很明确:不感兴趣。在欧盟看来,中国是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出口市场,无论是德国的高端制造,还是法国的奢侈品,中国市场都提供了庞大的需求和稳定的回报。过去两天,德法领导人相继与中方通话,讨论的核心就是中欧之间的经济合作。
事实上,欧盟在对华“动手”之前就必然想到,他们的制裁会遭到中国如何反制。有立陶宛的例子在先,当时立陶宛因为一意孤行设立台湾“代表处”和中方进行外交遇冷之后,中立贸易额几乎归零。所以欧盟很清楚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响应了特朗普的政策,触发中国反制条款必然会让欧洲对华贸易额将会大减,他们得到的只是“原本就应该得到”的和美国正常贸易。两者权衡一下,欧洲对中国的选择会很谨慎,毕竟中方第一拳打的美国“太疼”了
特朗普(资料图)
就当前形势而言,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似乎只是给自己画了个金刚圈,使美国贸易固步自封,自绝于全球贸易的门户之外。这一轮关税战没有给特朗普带来资本和制造业的回流,也没有达成大面积贸易协议,更没有就孤立中国达成共识,反而将美国霸权往悬崖边更推近了一步,帮多边主义向前进了一步,真真是中方收到的“意外惊喜”。中美达成协议之后,特朗普炮轰欧盟对美国“非常不公”,施压欧盟做出“重大让步”,现在欧盟已经把话说绝了,反孤立也已经开始,双方到了针尖对麦芒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