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团队制受关注 公募探索投研一体化改革
创始人
2025-05-26 06:34:36
0

证券时报记者 余世鹏

在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以下简称“团队制”)成为提升公募基金投研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

从证券时报记者多方采访来看,团队制设想目前已得到基金业内相关人士的高度认可。受访人士对记者表示,近年出现的投研一体化和基金经理共管模式有望成为团队制的有益探索,但这与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制还有不少距离。团队制模式的真正实施,既要着手于基金经理间的优势分工,更要从自上而下的投研机制变革抓起。

已有实践探索

5月7日,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到,要建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基金公司持续强化人力、系统等资源投入,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做大做强投研团队。

在此之前,已有基金公司逐步着手进行投研一体化实践探索。同时,也有基金公司通过基金经理多人共管模式,来扭转大规模基金的单一策略和能力圈制约的弊端。

北京一位公募投研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基金行业过往发展过程中,一只基金由两名以上基金经理共同管理的情况并不少见,特别是“固收+”和公募REITs等产品。但有意识通过共管形式来提升投研能力建设,实际上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新变化,这有望成为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的有益探索。

截至目前,主动权益基金整体上虽仍是单人管理居多,但两人乃至三人共管的基金也在明显增多。比如,银华新能源新材料量化由李宜璇、张凯、杨腾共同管理,摩根红利优选由胡迪、何智豪、韩秀一共同管理,工银产业升级由杜洋、高京霞、刘展硕共同管理,中欧恒利三年定开由沈悦、罗佳明、付倍佳共同管理。

“单个基金经理管理基金,虽然可以最大程度激发积极性,但也存在部分基金个人色彩过于鲜明、单押赛道博取短期业绩等情况,且基金经理变动还可能会引发业绩不可持续性和投资风格改变。团队制管理通过分工协作和严谨的决策流程,有望实现基金经理间的优势互补,提高对不同风格和赛道的兼容性,提升业绩稳定性,也避免因人员流动对投资者体验的影响。”国泰基金对证券时报记者称。

离团队制还有距离

共管模式虽是基金经理团队制模式的有益探索,但距离实质性的团队制还有不少距离。

北京一位资深公募投研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称,无论从业绩还是基金定期报告等方面,当前的共管基金尚没体现出“1+1大于2”的效果。如果一只基金长期由某位基金经理管理,他大概率不愿意别人贸然参与进来。如果参与管理的都是成熟基金经理,彼此间可能难以共处,往往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情况。

国泰基金也说到,共管基金可能存在投资决策分歧、协调成本高、责任界定模糊等问题,基金公司需对共管基金基金经理之间的角色定位、分工方式、协调机制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从证券时报记者过往跟踪来看,共管基金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以知名基金经理为主的共管类型,其他人多是成熟基金经理,这更多是挂名意义上的共管。

二是通过增聘基金经理来应对基金经理离职。近期部分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即采用了“先增聘后离职”的做法。晨星的观点认为,这是各种增聘基金经理的情况中,投资者最不希望看到的,因为基金未来的投资动作、风格特征和业绩,都可能随新基金经理的接手而发生改变。

三是“传帮带”类型共管基金。华南一位权益基金经理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好的传帮带,核心是看领头人是否足够专业和愿不愿意带。在这基础上,师傅只给原则性指导,但不干预太多细节。我旗下个别基金目前也和其他年轻基金经理共管,我分了部分仓位给他们,他们具体买卖什么,我不参与,也不插手。如果他们有一天很成熟了,我整个仓位让给他们都可以。”

从自上而下机制创新抓起

实际上,基金经理团队制模式的实践,是在基金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展开的。这意味着,要打造基金经理团队制模式,既要着手于基金经理间的优势分工,更要从自上而下的投研机制变革抓起。

就基金经理层面而言,沪上一家公募内部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分析,主动权益投资正处于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基金经理需面对“多、少、烈、大”四大难题,即公司数量多、单个基金经理投研精力有限、同业竞争激烈、产品品类多且个别体量大。具体看,目前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众多,基金经理需在其中做出选择,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基金经理能够真正深入研究的公司数量是有限的,在信息处理上会面临一定压力。

“此外,随着被动基金和量化基金的崛起,主动权益基金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即便在主动管理领域,基金经理和产品数量的激增,也使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加上部分基金管理规模快速增长,创造超额收益的难度也会相应提升。”上述沪上公募内部人士称。

前述北京资深公募投研人士称,基金经理团队制是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当中的重要一环,这需要得到更高维度的机制变革支持,这种变革已在逐步推进。随着公募基金回归资产管理本质,基金经理的管理制度必然会从个人单打独斗转为团队制,“高质量的团队制投资,追求的是风险和收益匹配,强调的是投资过程管理和多元资产配置。这意味着,共管同一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必须是一个有机结合整体,他们必须具备互补的相对优势,比如有人擅长宏观分析,有人擅长产业趋势,有人擅长个股筛选或风险控制”。

在该北京公募人士看来,未来的基金经理团队制发展,要从公司投研文化和投委会机制方面,做好激励约束和价值观导向。基金经理团队制,应该是自上而下机制创新的结果,要基于投委会制度优化,整合内外部的宏观、产业、资产配置等力量形成一个团队,从而把团队力量输出到基金经理团队制的小团队中。没有这种系统化的制度供给,仅抓小团队管理是行不通的。从持有人的角度看,他们非常希望自己持有的共管基金,能在持仓、定期报告分析等方面,呈现出共管分工情况,以及每个人为投资做出的努力。

相关内容

今日24只基金首发募集
每经AI快讯,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今日共有24只基金首...
2025-05-26 09:58:21
招商安德灵活配置混合A基金...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26日,招商安德灵活配置混合(0023...
2025-05-26 09:57:54
富国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
富国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159245)将于2025年5月26...
2025-05-26 09:57:36
欧美主要股指期货集体走高
每经AI快讯,欧美主要股指期货集体走高,纳指期货涨逾1%,德国DA...
2025-05-26 09:57:27
公告速递:汇添富短债债券基...
证券之星消息,5月26日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汇添富...
2025-05-26 09:57:18
基金分红:国寿安保泰然纯债...
证券之星消息,5月26日发布《国寿安保泰然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分...
2025-05-26 09:57:00

热门资讯

原创 巴... 2025年5月2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曼戈切尔市的枪声撕破了南亚次大陆的平静。数百名俾路支武装分子突袭...
ETF资金榜 | 港股科技50... 2024年9月9日,港股科技50ETF(513980.SH)收跌0.71%,成交8303.43万元。...
权益ETF行业观察:东吴证券聚... 2025年4月第三周,A股市场呈现震荡分化的格局。大盘风格表现相对占优,金融、房地产等行业领涨,而科...
【深度】过会一年半,背靠海澜之... PHPWord 安徽古麒绒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古麒绒材”)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中国羽绒之乡...
3月26日基金净值:易方达中证... 证券之星消息,3月26日,易方达中证电信主题ETF最新单位净值为1.2739元,累计净值为1.273...
股息率近9%!全市场首只可月月... 5月12日,招商基金旗下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发布2025年度首次分红公告。公告显示,该...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交通控股集团...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近年来,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媒体称中国成功试爆“非核氢弹”... 本文综合中国蓝新闻,大象新闻,半月谈等 从昨天(4月21日)开始,社交媒体上不断传出“中国成功试爆‘...
区块链概念13日主力净流出4.... 8月13日,区块链概念上涨0.65%,今日主力资金流出4.6亿元,概念股180只上涨,40只下跌。 ...
博主质疑“小米SU7排单延期”... 4月17日下午,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微博发文回应博主徐里里对小米SU7排单延期的质疑。王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