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用1万亿美元为房地产兜底
创始人
2024-08-08 19:48:25
0

房地产的负面效应,还远没有过去。

8月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对我国的年度审查报告,该组织呼吁我国动用“一次性”财政资源来完成和交付预售房或赔偿购房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这项成本相当于四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5%,如果按照我们去年的GDP来看,这相当于近1万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大概在7万亿左右。

用7万亿去为房地产兜底,这是否值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是几乎完全排除了这一解决方案。

IMF中国执行董事张正鑫在回应中说:“我们认为我们应该继续应用市场化和法治原则来完成和交付这些住房,直接提供财政支持是不合适的,因为这可能会导致市场对财政救助的预期,从而产生道德风险。”

为房地产兜底为什么行不通?

过去几年时间里,房地产从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一度变成宏观经济的“拖油瓶”,房价下跌的预期也在市场不断形成,最重要的是财富的缩水和烂尾楼的风险,都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预期。

在过去,房地产是一个市场之外的增长行业,其中有太多的泡沫和非理性存在,在今天,房地产正在被动去泡沫,这个时候如果我们选择出手干预,起死回生的不仅仅是房地产,可能还会再度加剧房地产自身的泡沫问题。

最重要的是,房地产市场还远远没有到必须要出手兜底的地步。

今天房地产无非是房价下跌、烂尾楼风险,还没有波及到背后的银行系统,这可能才是衡量我们出手干预与否的关键性因素。

房价下跌和烂尾楼,当然会削低市场的预期,会让宏观经济增长疲软,但只要房地产行业目前还没有出现系统性的危机,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出手干预。

一旦现在干预房地产,未来的银行金融系统怎么办?

现在干预房地产为房地产兜底,可能更会让银行风险大而不能倒。

我们对房地产的最大支持,就是要确保市场调整不会失控或引发金融危机,房地产在过去为我国提供了长达二十年的增长引擎,未来我们不可能再继续依赖房地产为经济提供增长。

这个时候,房地产退出“历史舞台”也是必要性的。

宏观经济要想“去房地产化”,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为它兜底,让市场决定这个行业的起落。

当然,对房地产的有限支持,还是必要的。

今年5月,高层公布了至今为止最大的房地产救援计划,由央行提供的3000亿元人民币作为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旨在去库存。

不过3000亿元人民币,对整个市场的支持来看,依然很有限,并且这也没有很好解决烂尾楼问题。

根据野村证券的分析,我国烂尾楼盘可能高达数千万套,其中所需建设的资金,也高达万亿,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单靠兜底发钱,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在市场对房地产预期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只要房地产不崩盘,我们就不会对房地产有什么大规模的兜底行动。

我们对房地产救市兜底,目的是为了让房地产继续增长,为宏观经济提供裨益,但从今天的市场来看,房价下跌是几乎难以挽回的事情。

中指研究院8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百城二手房价格比去年同期跌6.58%,环比跌0.74%,已经连续下跌27个月,且连续4个月出现百城全跌的局面。

在更能反映真实房价的二手房市场,我们已经能够看到那个属于房价上涨的时代,再也回不来了。

用1万亿美元为房地产兜底,也很难实现房价的再次上涨,既然无法实现房价再次上涨,那么我们兜底房地产的意义也就不大。

除此之外,在已经面临债务挤压的今天,我们的兜底财政支持,还会带来更为沉重的债务负担,相比得到的,我们付出的还会更多,因此兜底房地产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警告我们称,在高债务水平之下,国内需求负面冲击可能引发一段持续的通货紧缩时期,IMF预计,在此情景下,我国2029年的实际GDP可能会降低5.4%,其核心通胀率在五年内保持在负0.1%。

如果真如IMF的预期,那么未来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里,消费低迷或许都将持续下去。

这大概也是IMF建议我国为房地产兜底的根本原因,因为导致消费不足的最大因素之一,就是房地产的下跌,房价影响到了国人的家庭财富,财富缩水之际导致消费信心低迷,储蓄率增加,最终反噬到宏观经济增长和消费上来。

消费和供给,我们还要连在一起看。

根据IMF的数据,从2009年到2022年我国采用了大约5400项补贴,因此IMF呼吁我们减少大规模使用工业补贴,因为这些措施可能会产生显著的贸易外溢效应。

房地产下跌导致我们的消费不足,而对制造业的投资毫无疑问是我们下一个“支柱型产业”,现在的问题变成了,因为房地产无法托起经济增长,所以我们押注制造业投资转型。

但又由于房地产影响到了消费,所以有了产生过剩和通缩的风险。

房地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哪怕是它仅仅只是一个行业,但它的兴衰早已经深度和宏观经济所绑定,但也正因如此,现在我们不仅仅不能为房地产兜底,还要想方设法在经济中“去房地产化”。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相关内容

文件加密的正确方法,2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安全已成为每个人、每个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2025-11-13 18:39:20
2025年10款cad图纸...
在设计制图行业,每张CAD图纸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结晶。从建筑蓝图到...
2025-11-13 17:41:03
9款常用的文件加密软件推荐...
重要文件要是泄露出去可怎么办?文件加密软件能有效保护数据安全,今天...
2025-11-13 17:15:16
企业加密软件排行榜,202...
从设计图纸到客户名单,从源代码到财务报表,企业最值钱的“家当”早就...
2025-11-13 17:12:02
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
日前,央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2025-11-13 16:44:54
原创 ...
20世纪50年代,白色恐怖笼罩台湾,许多追求国家统一的进步人士被蒋...
2025-11-13 16:44:19

热门资讯

想要图纸加密?十种方法加密图纸... 图纸不是普通文件,它承载着设计思路、工艺配方和项目机密。一旦泄露,损失往往超出预期。 本文从技术与管...
货币政策在边际上加大宽松力度的... 宏观要闻 工信部将促进动力电池在相关领域扩大应用 据工信部消息,11月12日至13日,2025世界动...
华安基金的纳斯达克ETF(15... 11月13日,纳斯达克ETF(159632)报收2.211元,收跌0.09%,成交金额1.65亿元。...
深圳龙岗数字创意产业新政今起实... 记者从深圳市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深圳市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专项资金支持龙岗数字创意产业...
文件加密的正确方法,2025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安全已成为每个人、每个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无论是个人隐私,还是公司敏感文件,...
力合微:11月11日接受机构调...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11月13日力合微(688589)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1月11日接受...
万科A(000002)发布关于... 截至2025年11月13日收盘,万科A(000002)报收于6.28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32%,...
金融时报:政府债券快发多发短期... 央行主管金融时报刊文称,政府债券快发多发短期对贷款有一定替代。“当前经济运行面临需求不足的挑战,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