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于莹
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商深圳市顺友跨境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友物流)近日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作为覆盖全球220个国家及地区的跨境物流服务商,顺友物流近年营收规模虽然稳步增长,但高度依赖直发物流业务的结构性风险也日益凸显,而今年以来,美国免税政策变幻诡谲,一旦政策出现变动,公司的业务难免受到冲击。
证券之星注意到,过去一年,公司的业绩已有波动迹象,其直发业务收入同比下滑0.8%,净利润也同比减少40%。转型头程物流及海外仓带来的重资产投入,使得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的10.5%骤降至6.7%。如今,顺友物流试图通过资本市场破解转型与资金短缺的困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盈利承压之际,公司近三年累计分红达8300万元,占合计利润的56%,此外,其创始股东退出细节未明确披露等信披问题也值得进一步关注。
去年增速放缓,依赖关税政策
根据招股书,顺友物流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广东深圳,主要提供一站式跨境物流服务。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安排向约220个国家及地区运送包裹,横跨欧洲、北美洲、亚洲、南美洲、大洋洲及非洲六大洲,同期日均运送包裹量约13万件。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下称“报告期”),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84亿元、15.06亿元、15.22亿元,虽然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2024年,顺友物流的营收增速已明显放缓。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4年顺友物流的收入增长放缓主要与直发物流服务收入下降有关。受直发物流服务市场定价压力加剧影响,顺友物流2024年来自直发物流服务的收入为14.63亿元,较上年下滑了0.8%。而直发物流服务的收入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为顺友物流贡献了97.3%、98%、96.1%的收入。
可见,高度依赖直发业务,顺友物流的业绩增长也存在一定风险。
据悉,所谓直发物流,即帮助卖家直接从货源国将商品包裹发货至海外消费者手中,这一物流模式高度依赖关税豁免红利。
然而,今年以来美国的关税政策不断变化。从区域收入结构看,2024年,公司北美洲收入占比从23.4%提升至37.1%。虽然顺友物流未公布涉及美国的具体数据,但美国仍然是其重要市场。
5月14日最新消息显示,美方或将下调或撤销对中国小额包裹(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小额包裹)加征的关税,将国际邮件从价税率由120%下调至54%,撤销原定于2025年6月1日起将从量税由每件100美元调增为200美元的措施。
但一旦特朗普政府再次调整政策,将对公司的直发物流带来影响。对此,顺友物流曾回应,美国市场并非其主要战略重点,考虑到美国针对中国电商公司的政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其自2024年下半年已战略性地缩减以美国为目的地的直发物流服务。
转型海外仓后毛利率承压
为了避免单一收入模式的影响,顺友物流还推出多样化的物流服务,2023年,公司成立深圳美速易以进一步发展头程物流服务,来自头程物流服务的收入由2023年的260万元大幅增加至2024年的2870万元。
证券之星了解到,头程物流是跨境物流链的初始阶段,指货物从生产地、供应商仓库或起运地出发,通过国际运输(如海运、空运、陆运)到达目的国海关或首个物流节点(如海外仓)的全过程。然而,建设该项业务,也直接导致了公司的毛利率下滑。
据悉,运输企业的毛利率通常集中在10%至20%之间。报告期内,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6.2%、10.5%、6.7%。招股书显示,顺友物流毛利率由2023年的10.5%降至2024年的6.7%,原因就是投入更多资源发展头程物流服务,以及推出以“友仓”品牌经营的海外仓服务,该业务需对仓库设施、机械及设备投入大量资金。
而此次上市募集资金,顺友物流称首先将用于发展海外物流服务能力,包括用于继续在主要海外市场租赁更多仓储及购买设备。同时亦计划扩展海外仓储及尾程配送团队。不难预见,建设海外仓业务,未来短期内或许会进一步导致公司毛利率下滑。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2年—2024年,顺友物流的年内利润分别为3188万元、7347万元、4388万元。也就是说,公司净利润在2023年达7347万元峰值后,2024年就同比下降了40%。
在净利润下滑的同时,顺友物流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由2023年的1.59亿元转为-2726.3万元,创下近3年最差纪录。顺友物流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因是2024年末其直发物流服务成本下降,应付账款减少6150万元;年末与一名主要客户的交易金额相对较高,应收账款增加5220万元。对于仍需继续扩张的顺友物流而言,无疑暴露了其资金流动性困境。
可见,如今顺友物流的战略转型正陷入两难境地:拓展海外仓虽能突破单一业务瓶颈,但重资产模式难免吞噬利润空间,而当前公司盈利水平已处于行业低位,叠加国际物流市场竞争加剧,其扩张后能否实现预期回报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现金流告急的情况下,需要大量资金铺设的顺友物流只能转向资本市场求助。
原创始人不明退出,IPO前股东大笔分红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利润微薄,但顺友物流却给股东大手笔分红。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就普通股及可赎回优先股支付的股息分别为730万元、2570万元及5000万元。三年分红达到8300万元,占到合计利润的56%。
而公司的股权架构也较为单一,实控人姚云及其配偶直接和间接持股约86.57%。其中,姚云直接持股24.1%,其直接控制的安云投资、安云非凡、嘉德润和分别持股53.32%、5.78%、3.37%。按照持股比例,姚氏夫妇三年分红718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公司的股权架构简单,但证券之星发现,顺友物流的IPO或许还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问题。
招股书称,公司的历史追溯于2008年成立的香港顺友国际物流。资料显示,香港顺友国际物流创始股东实为自然人杨奇,姚云、王浩霖则是香港顺友国际物流和顺友物流的重要管理者。
根据招股书,香港顺友国际物流运营初期,就开始与各地的邮政服务运营商合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业务不断扩展,2016年正式开拓了东南亚市场。自2016年至2021年,姚云、王浩霖牵头相继成立了顺友物流前身集团的主要实体,包括广州顺友、东莞顺友及顺友跨境有限公司。这几年里,姚、王二人通过设立多家实体逐步整合资产,2021年完成重组并成立深圳顺友物流,目前姚云夫妇合计持股86.57%,王浩霖持股5%。但是,关于姚、王二人是如何拿到香港顺友国际物流的股权,以及杨奇是如何退出细节,招股书均未明确说明。(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