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5月19日报道:东南亚限制中国产品迂回出口美国的动向正在扩大。泰国和柬埔寨将收紧原产地证书的签发。马来西亚也禁止出口外国产的橡胶手套。防止伪造原产地等行为。
东南亚向警惕迂回出口的美国表现出合作态度,寻求美国放宽关税政策。
泰国政府4月下旬宣布修改原产地证书的签发规则。以出口到美国的光伏面板、汽车零部件等65个品类为对象,进行工厂的现场检查,仔细检查原料的当地采购率和生产费用等。对象品类的原产地证书签发机构也将统一为商业部外贸厅。
此前不仅是泰国商业部外贸厅,民营企业组建的泰国工业联合会(FTI)和泰国商会(TCC)也曾签发原产地证书。泰国将消除审查的偏差,明确证书签发的责任所在,同时也有意堵住迂回出口的漏洞。
柬埔寨商业部也以部门命令的形式决定,从12日开始在签发面向美国的原产地证书时,可能需要由相关官员对生产基地进行检查。
特朗普政府一直把东南亚视为中国对美迂回贸易的基地。美国表示将对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分别征收49%、46%、36%、24%的高水平对等关税。
事实上,根据中国与东盟(ASEAN)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中国产品以低关税流入当地。之后,更换原产地标签或为了改变产地而将成品暂时保管在仓库中,借此隐瞒是中国产品进而出口到美国的例子不断出现。
美国是越南和泰国的第一大出口伙伴国,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出口伙伴国。美国的对等关税对上述国家的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可以看到这些国家显示出阻止中国迂回贸易的诚意,希望得到美国让步的意图。
与中国接壤、被认为已成为迂回出口基地的越南率先采取了应对措施。越南商工部于4月中旬要求原产地证书的签发机构加强对策。2024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突破1000亿美元。继中国和墨西哥之后第3高,容易成为特朗普政府目标的危机感强烈。
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Bernama)等报道称,马来西亚政府也于4月下旬决定,只允许橡胶手套出口企业出口当地生产的手套。橡胶产品是马来西亚对美出口的前五大品类之一。
有期待认为,各国的这种应对措施有助于保护国内产业。例如,以纯电动汽车(EV)为中心的中国企业接连进入泰国,但有观点指出大部分零部件都是中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