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港股上午盘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恒生指数、国企指数盘中均跌超1%,截止午盘,恒指跌0.76%,国指跌0.83%,恒生科技指数跌0.57%。市场已连续2日走低,但总体波动不大,市场情绪持续维持谨慎。
午后,港股创新药板块进一步走高,维亚生物涨超10%,石药集团涨超6%,信达生物涨4%,中国生物制药涨超3%。
相关ETF方面,恒生医疗ETF(513060)午后震荡走高,盘中涨幅超2%,截至发稿,成交额破7亿元,换手率近10%。成分股中多数上涨,三生制药涨超9%;石药集团涨超5%;科伦博泰生物-B、再鼎医药、信达生物、翰森制药、康方生物等个股跟涨,涨幅均超4%。
西南证券表示,2025年围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大背景,看好医药创新+出海、主题投资、红利三大主线。
创新+出海主线——创新药:政策端,2024年7月国常会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创新药作为新质生产力之一,顶层设计方案有望助推创新药快速发展。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发文提到引导商保更多支持包容创新药耗和器械,未来支付端商保发展空间值得关注。出海方面,2024年国产新药授权出海百花齐放,二代IO、减肥药、自免TCE、ADC、新机制、新适应症等热点频出。医疗器械:随着第五批国采(人工耳蜗、外周血管支架类)和重点省际联盟集采开始,关注常态化医疗刚需下的国产替代,包括自主可控创新器械等。器械出海方向仍看好,但需关注后续地缘政治对企业出海进度的影响。此外,以旧换新政策对医疗设备行业业绩尚需观察。
与此同时,美国时间2025年5月12日,白宫新闻栏发布: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令,旨在使美国民众为处方药支付的价格与其他类似国家的价格一致。
在特朗普政策的影响下,加上2028年前后有大批专利药到期,MNC有极大的动力寻找优质的创新药,目前来看,中国创新药是全球最优质的资产。自2015年新药研发政策改革以来,中国创新药产业链经过10年的发展,形成了临床前的优秀高效工程师、临床环节的众多患者资源和优秀三甲医院及临床医生,创新药企业整合了这些优质资源,产生的成果得到了MNC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