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10日,中美双方经贸高层人士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谈。在这一场备受世人瞩目的会谈开始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在媒体上抛出一条建议,声称或考虑将中国产品的关税从145%降低至80%。但很快,白宫出面表示这条建议不作数:“这只是总统先生随便说说而已”。
不过随着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携贸易代表格利尔抵达瑞士,展开对华谈判,特朗普又按捺不住寂寞,在其社交媒体个人账号上表示:“中国市场必须对美国产品进一步开放!这对他们是最好的的!”“80%的关税似乎很合适,交给贝森特去谈!”
总统放飞自我提前“剧透”,白宫后边忙着矢口否认,各种打哈哈。国际观察家也感到匪夷所思:特朗普敢在谈判之前就先把“80%”的牌打出来,或许最终双方达成的关税将会低于这一数字。为什么?如果说“80%”就是美国政府的底线,那么也就没有谈判的必要了。既然双方愿意坐下来谈,那么便说明特朗普甩出的数字并非最终的底牌。
华尔街的观察家们认为,美国政府最终倾向于保持对中国征收累计45%的关税和10%的普遍性关税。因为本年3至4月的经贸数据表明,中国对美出口并未减少,可见这个数额中国可以承受,而美国也可以对国内有所交代。
可是这一轮的关税大战中,不但中国不肯就范,就连一贯忠诚老实的盟友日本,也显得犹豫难从。至于印度?印度财政部已经祭出“拖字诀”了,放话说可能得等到今年秋天才能和美国谈妥具体的关税协议。可是对于特朗普来说,他的关税大棒就是要挥舞得又急又猛,搞定各国关税以达成美国利益最大化的协议。如果都不服、都以拖待变,这戏还怎么唱下去?
这一次的中美会谈,是借着第三国瑞士的地儿见个面。据中方消息,会谈是美国主动提出的。凭借过往中美贸易摩擦的经验,这样的会谈最终成效有限,不欢而散是大概率的事情。双方在剑拔弩张的关税大战之际见个面,顶多是缓和一下气氛。
摩擦纠纷是美国挑起来的,凭空制造争端强行拉高关税,妄图以本就不应该有的东西作为谈判筹码,这哪里是奔着和谈而来的呢?或许,这一切只不过是美国人的一场表演罢了。中国人是有理有节,态度明晰的,中国并不拒绝谈判,然而在特朗普脑中的想法发生根本性改变之前,这样的会面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贸易战既不会“速胜”更不会“速败”,我们要做好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或许正如国际观察家悲观预测的那样,中美将在除了热战之外的一切领域,展开一轮又一轮的较量,谈谈打打,打打谈谈,最终开启一个“新冷战”时期,它或许将比上世纪的美苏“冷战”还要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