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乐观进展减轻美元下行压力,但高盛认为美元对亚洲货币的下行趋势未改。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高盛在周二的最新报告中表示,由于贸易谈判取得比预期更好的结果,,降低了衰退概率并推迟了美联储降息预期,这减轻了美元对亚洲货币的下行压力。
然而,美元兑亚洲货币贬值的三大核心原因仍在,分别是美元估值依然偏高、亚洲出口商继续将美元兑换为本币的趋势将持续,此外如果缩小贸易顺差成为贸易谈判的核心,那么亚洲货币最终可能需要兑美元走强。
高盛表示,如果达成贸易协议,并且出口商继续抛售美元,韩元、新台币、马来西亚令吉和新加坡元将是受益最明显的货币。
美国经济前景改善降低了美元下行风险
根据高盛报告:
美中贸易谈判结果超出预期,这一发展使高盛经济学家团队将2025年第四季度美国GDP增长预测从0.5%上调至1.0%,并将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从45%下调至35%。
美联储降息预期也随之被推迟,现在预计降息将在2025年12月、2026年3月和6月进行,而不是先前预计的2025年7月、9月和10月。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经济左尾风险的减少可能会降低美元相对于避险货币(如日元)的下行幅度。
受此影响,市场上原本建立的美元兑亚洲货币多头头寸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报告指出,美元兑泰铢、美元兑马来西亚令吉和美元兑日元的上涨最为明显,尤其是美元兑日元的上涨反映了市场对衰退对冲头寸的平仓。
三大核心趋势仍然不变,美元下行压力犹存
尽管短期市场反应明显,但高盛报告强调至少三个关键主题仍然存在:
1. 美元依然被高估
高盛的指标显示,美元仍然比其DEER估值模型高估约17%。过去五年美国例外主义主题推动了美元的过度估值,体现在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资产规模的大幅增长。虽然高盛的美国经济团队上调了2025年GDP增长预测,但1.0%的增长仍低于1.75%的趋势水平。
2. 亚洲出口商继续将美元兑换为本币的趋势将持续
据高盛数据,在名义上,台湾、韩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的外币存款几乎从2015年的3000亿美元翻倍至2025年2月的近6000亿美元。过去十年中,台湾的外币存款占系统存款的百分比一直呈上升趋势,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在过去3-4年也有类似表现。随着美元前景和利率降低,这些出口商将增加本币兑换率。
3. 贸易谈判期间亚洲货币抵抗贬值的能力更强
报告指出,大多数亚洲经济体与美国存在贸易顺差。如果缩小贸易顺差成为贸易谈判的核心,那么亚洲货币最终可能需要兑美元走强。否则,亚洲货币的进一步走弱可能会导致与美国的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这与特朗普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一些亚洲央行在贸易谈判期间可能会更加谨慎地大规模购买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