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5月13日 10:42,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931000)下跌0.05%。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新产业(300832)领涨5.77%,华大智造(688114)上涨4.25%,金域医学(603882)上涨3.51%;海信家电(000921)领跌2.77%,广东宏大(002683)下跌2.77%,中船防务(600685)下跌2.58%。
大湾区ETF(512970)上涨0.25%,最新价报1.2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5月12日,大湾区ETF近1周累计上涨3.81%。
大湾区ETF最新规模达6848.77万元,创近1月新高。
消息面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其中提出,支持海洋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海洋产业,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的支持力度。
鼓励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海洋高技术产业,强化对重大海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海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支持保险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发展海上保险。
中信建投认为高端制造、现代服务、新经济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投资机遇。大湾区规划出台后,将极大地促进 “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创新流” 在区内的自由流动,凭借香港的人才优势、深圳的创新优势、东莞的制造优势与其他地区的配套优势,大湾区将加快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集聚区。
截至2025年5月13日 10:42,国企共赢ETF(159719)上涨0.60%, 冲击3连涨。最新价报1.5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5月12日,国企共赢ETF近1周累计上涨1.29%。
流动性方面,国企共赢ETF盘中换手2.4%,成交289.44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5月12日,国企共赢ETF近1周日均成交2429.42万元。
截至5月12日,国企共赢ETF近3年净值上涨46.46%,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69/1752,居于前3.94%。
国企共赢ETF(159719)紧密跟踪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指数由100只成分股构成,包括80个A股公司和20个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该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均为“中字头”股票,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中国移动(A、H股)、中国铁建、中国海油、中国中铁、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神华。
大湾区ETF(512970)紧密跟踪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931000)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比亚迪(002594)、中国平安(601318)、招商银行(600036)、立讯精密(002475)、美的集团(000333)、汇川技术(300124)、迈瑞医疗(300760)、中兴通讯(000063)、格力电器(000651)、TCL科技(000100),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49%。
相关产品:国企共赢ETF(159719),场外联接(A类:020781;C类:020782);大湾区ETF(512970)。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931000)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比亚迪(002594)、中国平安(601318)、招商银行(600036)、美的集团(000333)、立讯精密(002475)、汇川技术(300124)、迈瑞医疗(300760)、中兴通讯(000063)、格力电器(000651)、TCL科技(000100),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26%。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多只跨境ETF涨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