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正走在一条越来越狭窄的钢丝上,摇摇欲坠之际,加州州长加文·纽森罕见发声,重锤批评白宫关税政策是“经济灾难的引爆点”,更用“亮起红灯”来形容美经济当前面临的危急局面。这样直白的表态,不仅是对特朗普政府掀起新一轮对外关税战的正面反击,更是对美国联邦政府“自残式经济路线”的当头棒喝。
10日,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播客之一“迈达斯之手”播出了对纽森的专访。在这场毫不遮掩的采访中,纽森以加州州长的身份,抛出了一组惊人的数据:奥克兰港进口量锐减20%,洛杉矶港与长滩港所在的南加港区进口量暴跌35%,而整个加州预定入港货轮数量暴跌60%。这一数字的崩塌幅度几乎是在给美国经济拉响“死亡警报”。纽森毫不讳言地指出,这已经不是“黄灯警告”阶段,而是“亮红灯”了,倘若联邦政府还沉浸在保护主义的幻想中,后果将极为严重。
要知道,南加港区长期承担着美国约40%的货物进口运输量,是美国供应链的主动脉。一旦港口流量锐减,所影响的不仅是进出口数据,还会波及全国范围的产业链、供应链乃至就业市场。从码头工人到货运司机,纽森掌握的第一手反馈明确显示:加州正在为特朗普政府的“经济强硬”政策付出极高的代价。
这种打击已经扩展至消费层面,纽森直言,再过几个月,美国普通消费者可能将面临“空架子”的现实。他警告说,即便美国明天立即取消关税,供应链修复至少需要几个月时间。一个过于庞杂、脆弱的全球供应系统并非按下“撤销”按钮就能恢复原状。更何况,此轮关税战是在没有系统预案、缺乏专家审议和广泛协商的情况下草率推出的,反复无常的做法严重伤害了企业对未来的信心。
而在企业界的反馈中,这种不安早已在蔓延。纽森明确指出,汽车制造业正在承受美英所谓“新贸易协议”的沉重打击。该协议表面上宣称扩大双边贸易合作,但实际上却大幅压缩了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出口利益空间。对于本土车企而言,这不是什么“新机遇”,而是一纸赤裸裸的“毒协议”。多家美国大型汽车公司已对其表示反对,认为该协议是“在没有征询行业意见下的政治投机行为”。
早在新一届美国政府上台初期,加州就已开始对联邦关税政策提出警告,并成为全美首个就关税问题起诉联邦政府的州。这不是州权与联邦之争的传统政治戏码,而是一个地方政府在国家经济滑向深渊时发出的求救信号。在美联储还在用高利率硬撑通胀“幻觉”、财政部还在拼命维护债务上限之际,关税政策又成了击打经济神经的又一记重拳。
纽森指出,今天真正影响美国老百姓生活的,不是乌克兰、也不是中东,而是他们脚下的土地正在失去货物流通的活力。商店越来越空,成本越来越高,工作越来越不稳定,而所有这些问题的源头,正是那套被误认为“让美国更强大”的关税政策。对外强硬换来的不是繁荣,而是消费信心断崖式下跌,是投资热情的退潮,是预算赤字的扩大。
特朗普政府一边高喊“美国优先”,一边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加税封锁,却没有为自己的产业提供必要的转型支持和配套缓冲。这种零和博弈式的经济理念,在加州这样的出口大州尤为致命。从科技产品到农产品,再到制造设备,加州对外依赖度极高。关税政策一刀切砍断外部通道,却没有任何替代路径,只会让加州这种高附加值州在对外竞争中陷入孤立无援。
此时此刻,加州的反抗不仅是区域经济的自保,更是一次对“伪装成保护主义的破坏政策”的揭穿。当一位民主党州长都公开表示“联邦已经造成了不可修复的破坏”,我们不得不思考,美国经济到底还能承受多少政治博弈带来的代价?而又有多少地方州政府,愿意或有能力像加州一样,站出来揭穿这场“关税灾难”背后的真相?
港口失血,货架告急,预算告急,纽森所说的“红灯”,并非危言耸听,而是联邦政府经济幻想破灭后最现实的写照。继续沉迷于贸易战迷梦,只会让美国民众为虚假的“国家强硬”埋单。贸易战的后果不会体现在白宫的新闻稿里,而是在美国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显现。特朗普政府若不醒来,等来的恐怕不仅是经济红灯,还有选民怒火的红色警告。
上一篇:关税漩涡中,苹果手机要涨价?
下一篇:中美90天内暂停实施24%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