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迎来谈判进行时,两方高层瑞士会面,实质性分歧、深层次障碍摆上台桌。
中方谈判优势尽显,美方压力倍增急迫转圜。
中美关税战谈判还没进展,另一边,货币战号角又被吹响。
中方央行悄悄抢占先机,美联储境遇举步维艰,中美经济到底要走向何方?
5月10日,万众瞩目的中美经贸会谈在日内瓦拉开了帷幕,两国经贸高层以此次会谈为契机,就中美关税政策、经贸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意见交换。
自打中美关税战办法以来,美方便一直拿着“对等关税”的噱头对华进行“制裁”。
如今,关税战持续一月有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关税战对两国的经贸往来打击有多大。
经此一役,美方经济更是先后多次被拉到了“崩盘”的节点上。
也正是因为意识到了此番“经济危机”的严重性,看清了美国金融的“脆弱性”,特朗普政府才会在谈判问题上变得如此急迫。
以至于会谈还没敲定准信前,美方就开始明里暗里制造双方就关税问题“正在接触”的假象。
虽说这一次特朗普并没有亲自到场“主持”经贸谈判,但在8日,他也专门就中美关税战一事进行了发声。
他言若是此番双方“首轮谈判”进展顺利,其会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的征收门槛。
在特朗普看来,这一次双方的会谈大概率不会只停留在表面,可能还会涉及一些实质性的内容谈话。
特朗普对会谈展现出了期待,但作为美方谈判负责人的财长贝森特对此却不以为意。
在贝森特看来,中美此次的会谈更大的目的,在于缓解双方因关税战产生的紧张局势,尽可能推进中美贸易对话能有所进展。
中美高层经贸会谈能谈成什么样,能谈出什么样的结果,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话说回来,这棋局到底能不能被盘活,还是取决于美国的态度,要看拿出多少诚意来。
不过,以特朗普的调性,他定然是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
毕竟,美国还有上万亿的财政赤字窟窿等着他去想办法填起来,要是在关税问题上看不到对美国的“利好”,只怕他还会想方设法从别的地方进行找补。
就目前而言,特朗普若是拿不下中美关税战,很有可能会从货币战上下功夫,为美国谋求所谓的“话语权”。
5月7日,我国央行宣布降准降息,此消息一公布就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眼看着央行宣布“双降”,有不少人猜测,这很有可能是央行开始向市场释放“宽松信号”,争取在下一阶段博弈中,提前在美国动手前做好准备“抢占先机”。
实际上,除了为“抢跑”做准备,从大局来看,央行这么做更多的还是为了“维稳”。
现阶段我国本币汇率呈现出了“持续贬值”的态势,为了防范预期风险,央行只得更加主动出招,争取把握住市场的节奏。
而且关税战爆发以来,我国外贸大盘也表现出了些许波动迹象,为了能维持住外贸出口领域的优势,巩固好东南亚市场的江山,央行也必须为大局做考量。
再加上我国经济的内生驱动力在第一季度没完全地释放出来,提前为变数做考量,选择降息降准也是一个“稳妥做法”。
相比起我们的“主动”,美国如今货币政策方面保持的依旧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
我国央行宣布“降息降准”的同一天,美联储也就新一轮的联邦基金利率进行了“调整”。
基于美国当下经济的现状,美联储决定将利率维持在了4.25%到4.50%之间。
说直白点,美联储依旧没有在特朗普关心的“降息问题上”做出退让,因为这已经是美联储今年第三次“官宣”不变了。
美联储这么做也不是刻意为之的,说白了这都是被美国经济现状给逼的。
众所周知,美国经济面临的不光是通胀压力,还要肩负起物价维稳的责任,尽可能避免让物价失控。
如今,美国发动的关税战还没有尘埃落定,除了跟英国达成了初步的贸易协议,与他国的谈判几乎都还停留在沟通博弈阶段。
在这个节骨眼上,若是美联储松口降息,美国经济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都会比现在高出一大截。
属于美国的黄金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更是经济一体化的时代。
世界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是美国经济崩盘,那整个世界都会跟着遭殃。
如果真到了那时候,这个责任不是美联储能承担得起的,更不是美国能负责的。
现在,美国走的路跟玩火自焚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而我们选择从大局出发,主动应对货币风险、经济变数的路,才是对世界有利的路。
中美关税战,货币战打起来固然会引发许多不可控的事,但只要我们积极主动应对,保持清醒克制,笑到最后只是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