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ETF“打折”时,你会不会“上车”?
这个“打折”,不是指ETF的交易费率有优惠,而是指其场内交易价格低于其场外净值时出现的折价情形。
那么,为什么ETF会出现折价现象?遇见ETF折价值得买入吗?下面,广发基金为你剖析基金折价下的投资机会。
什么是场内折价?
有些基金,比如ETF基金、LOF基金、封闭式基金等,存在两种交易方式,一种是场外交易,一种是场内交易。
场外交易是指在基金公司、银行、第三方基金平台等渠道,进行基金的申购和赎回,其定价机制是每日收盘后计算基金净值。
场内交易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买卖基金,像买卖股票那样,实时竞价,即时成交。
当这只基金在场内的交易价格低于场外的净值时,就产生了折价,反之为溢价。
为什么会出现折价现象?
基金场内交易价格低于净值,往往是市场交易机制、供需关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是流动性导致的“价格折扣”。这种流动性折价在场内定开LOF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当中尤为明显。这些品类在封闭期内,投资者无法在场外赎回,但可以在场内卖出。如果期间投资者想脱手但基金的关注度不高,买卖意愿不匹配,就容易造成“有价无市”的局面。为了能尽快卖出,持有人只能通过降价吸引买单,这就容易形成“越卖越便宜”的螺旋。
二是市场供需短期失衡。场外基金净值反映的是底层资产的实际价值,场内价格则由买卖双方即时交易决定。如果市场突发利空,引发恐慌性抛售,场内卖家可能会急于脱手,不惜降价求成交,从而导致折价现象。
三是不确定性。当市场处于震荡调整阶段,市场风险偏好降低,部分投资者可能会因过度悲观而忽视资产的真实价值。尤其对于有封闭期的基金,长封闭期意味着更强的不确定性,这可能会让投资者的态度更加谨慎,宁愿以低于净值的价格卖出“落袋为安”,从而进一步扩大折价。
总的来说,基金在场内折价,并不一定代表它的质量有问题,而是更多地反映了供需关系和心理预期。
如何把握折价基金的潜在机会?
面对场内的折价基金,如何把握其中潜在的投资机会?广发基金带你从两个方面捋清其中的逻辑。
一是折价收敛带来的价差收益。如果未来基金关注度提升(比如基金重仓行业迎来风口,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关注),或者市场情绪回暖,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那基金的折价幅度就可能收窄,甚至转为溢价。
因此,如果大家预期后市向好,或者对基金重仓板块的基本面有较好预期,可以在场内折价率较高时提前关注,后续有享受折价收敛带来价差收益的可能性。
举个例子,假设一只基金净值为1元,场内价格为0.9元,折价率为10%,在不考虑手续费和净值波动的情况下,我们以0.9元的价格在场内买入该基金,未来若能以1元的价格卖出,一买一卖之间,就有机会赚到10%的折价。
二是长期持有者的“一鱼两吃”。对于定期开放的LOF基金来说,如果大家执行的是长期投资的策略,还可能实现“一鱼两吃”。这些基金的折价一般不会长期存在,因为随着封闭期到期日的临近,套利资金涌入,场内的交易价格会逐步向实际净值靠拢,折价率会逐渐降低甚至消失。
所以,如果我们本来就看好某只基金,想长期持有,而它刚好又处于场内折价的状态,这时在场内买入,有机会享受到“基金上涨+折价收敛”的双重收益。
投资折价基金的注意事项
投资折价基金,最大的挑战就是流动性问题。当持有人急着用钱,但却遇上了前文提到的“想卖但卖不掉”的困境,那该怎么办?
下面这套“化整为零+择时出击”的组合拳,也许能帮到大家。
一、化整为零:分批挂单
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也就是将大额卖单拆解为多笔小额挂单,像撒网捕鱼般分散在不同价格档位。这样既能降低单笔交易对价格的冲击,又能捕捉不同价位买盘,提高成交概率。
二、择时出击:选择活跃的时段
一般来说,开盘后30分钟和收盘前30分钟,是场内交易相对活跃的时段,此时挂单,更容易找到对手方。
广发基金和您下期再会!
(文章来源: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风险提示: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