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生物2月18日再度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2022年阿兹夫定附条件获批,成为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新冠肺炎口服药物。获批十余天后,真实生物火速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彼时,其募集资金的用途之一便是用于阿兹夫定治疗COVID-19的制造和商业化,不过后续一直未有新进展。
这两年,真实生物绝大部分收入都源于向复星医药产业销售阿兹夫定。不过,单一产品难以撑起业绩,真实生物仍处于亏损状态。此次再次冲刺港股IPO,真实生物透露,募集资金仍主要聚焦于其核心产品阿兹夫定。
全部收入均来源于阿兹夫定
真实生物成立于2012年,主要致力于研发、制造和商业化治疗病毒性、肿瘤及脑血管疾病的创新药物。真实生物的全部收入均来自其首个商业化产品阿兹夫定,其中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向复星医药产业销售阿兹夫定。
阿兹夫定是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创新药物,于2021年7月附条件获批用于治疗高病毒载量的成年HIV-1感染患者;2022年7月附条件批准用于治疗新冠病毒肺炎适应症注册申请,成为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新冠肺炎口服药物。
获批新冠肺炎适应证的同一天,复星医药宣布与真实生物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双方将联合开发并由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独家商业化阿兹夫定,合作领域包括新冠病毒、艾滋病治疗及预防领域。根据协议,复兴医药产业享有阿兹夫定的独家商业化权利,包括经销、进口、出口、销售、推广等行为。双方合作领域为阿兹夫定所有与新冠病毒及艾滋病治疗和预防相关的领域。
据招股书,2023年,真实生物仅有复星医药产业一名客户,2023年实现收入3.44亿元,全部来自向复星医药产业的销售。2024年,实现收入2.38亿元,前五大客户占其总收入的99.6%,其中,复星医药产业占99.2%,销售额为2.36亿元。
目前,阿兹夫定已累计销售超过1000万瓶。不过,阿兹夫定投产及商业化进程开启,并未改变真实生物的亏损局面,公司目前仍未实现盈利,2023年及2024年分别亏损7.84亿元、4004.2万元。对于亏损的原因,真实生物表示,鉴于COVID-19的情况,考虑到产品的到期日及适销性,对制成品作出大幅存货撇减,因而产生毛损;同时,核心产品及其他候选药物产生重大研发费用以及行政开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亏损等。2024年亏损比较上年有所下降,系存货撇减金额减少。
此外,真实生物于去年终止了与复星医药的合作。2024年9月,考虑到市场状况的不断变化及双方的最佳利益,真实生物收回了授予复星医药产业阿兹夫定在中国内地治疗COVID-19及HIV感染的完整商业化权利。在和复星医药协议终止后,真实生物2024年向若干新协议下的经销商销售约13700瓶阿兹夫定片,获得收入190万元。目前,真实生物已与53家经销商订立经销协议,预计2025年的收入将主要来自对分销商的销售。
未来还需要大额的研发开支
真实生物拥有4条研发管线,其中3条涉及阿兹夫定。除了阿兹夫定的两个适应证已获批上市,其他大部分药物组合目前处于临床前或临床开发阶段。2023年、2024年,真实生物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38亿元、1.51亿元。
真实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将斥巨资完成候选药物的临床开发、监管审批、生产活动及商业化工作,之后才会产生产品销售收入。如无法成功完成开发,或在开发时出现重大延误,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将受到重大损害。这也就意味着,真实生物的收入暂时仍需依靠作为治疗HIV感染药物及治疗COVID-19药物的阿兹夫定来支撑。从真实生物披露的近两年的销售额来看,新冠药物的市场需求逐渐下降。
作为HIV药物,真实生物亦看好阿兹夫定前景。其在招股书中透露,近年来,新获批且效果及安全性增加的cART药物已成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HIV药物。而中国市场上的大部分HIV药物为单剂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作为一种NRTI(一类被广泛用作一线cART方案中骨干药物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阿兹夫定可能会与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作用以形成各种cART方案,不同类别的单剂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NNRTI或INSTI)不被认为是阿兹夫定的替代品或竞争产品。因此,随着HIV药物市场规模的增长,阿兹夫定的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加。
对于此次募集资金用途,真实生物在招股书里表示,将主要用于核心产品阿兹夫定治疗HIV感染及血液肿瘤及实体肿瘤的研发及商业化;阿兹夫定连同公司其他候选产品联合疗法的研发,用于治疗HIV感染及若干肿瘤适应证;其他候选药物的研发;进一步建设研发平台;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等。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