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2025年1月共8只新股IPO上市,同比增长60%,合计募资约57.3亿港元,同比增长163%。港股IPO延续上升势头,以布鲁可为代表的热门新股表现亮眼;明星递表企业频现,A+H队伍持续扩大,宁德时代等巨头或即将来港。
美股2025年1月共20只新股IPO上市,同比增长67%,合计募资约35.2亿美元,同比增长71%。中概股呈现“上得多募得少”特点,亚盛医药成功实现H+U;LNG巨头Venture Global、万洲国际旗下史密斯菲尔德相继上市。
A股2025年1月共12只新股IPO上市,同比下降14.3%,合计募资约71.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0%。A股IPO低迷势头尚未扭转,月内仅1只新股募超10亿人民币,但上市新股首日全线涨超100%,其中多只首日涨幅高达3、4倍。
港股:IPO延续上升势头,A+H队伍持续扩大
2025年1月,港股市场共有8只新股IPO上市,同比增长约60%。新股发行数量延续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上升势头,并有望在春节后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5年1月新股合计募资约57.3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163.3%。以布鲁可为代表的热门新股成功上市并广受市场欢迎,给后续上市的新股注入了更多信心。
1月份港股有2只新股募资超10亿港元。其中,宜宾最大、四川第二大城商行宜宾银行募资17.83亿港元,位居榜首;而作为开年最热门新股,拥有奥特曼IP授权的拼搭角色类玩具领导者布鲁可,募资约16.74亿港元。
布鲁可的招股获得市场广泛欢迎,有超过12万人参与认购,其中乙组超过2.8万人;公开认购倍数近6000倍,登上港股历史新股认购倍数前三,同时冻资近8800亿港元,仅次于快手-W居港股历史第二。
从上市表现看,新股表现分化明显,市场热情较高的新股表现出色。1月份8只新股中,5只首日上涨,其中布鲁可涨超40%显著跑赢;3只首日收跌,海螺材料科技首日跌超四成。
蛇年首只新股「古茗」目前正在招股,并预计于2025年2月12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古茗本次全球发售的发行比例为6.80%,发行价为8.68~9.94港元,按中位数计,募资总额约14.77亿港元,发行后总市值202.46亿~231.85亿港元。
古茗的国配部分引入6位基石投资者,占全球发售的37.46%。其中,腾讯控股全资拥有的Huang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认购2500万美元,元生资本、正心谷资本各认购1500万美元,美团龙珠、Duckling Fund各认购800万美元。
1月份已过聆讯尚未上市的还有派格生物,递表的则有36家,包括蜜雪冰城、奥克斯、八马茶业、老乡鸡等明星企业,以及多家A股大型上市公司(及其分拆子公司),如海天味业、三花智控、迈威生物、百利天恒、均胜电子、歌尔微等。
「A+H」股的队伍正持续扩大,有望成为推动明年香港IPO市场繁荣的主旋律之一。2024年以来已有超过20家A股公司冲刺A+H上市,备受关注的新能源巨头宁德时代,据传将在未来几周申请港股上市,多家大型投行或参与承销。
美股:中概股上得多募得少,亚盛医药实现H+U
2025年1月,美股市场共有20只新股IPO上市(不含SPAC、介绍、转板),同比增长约67%,IPO发行数量保持回暖。其中,中概股IPO共有10只,占半数。
1月份美股新股合计募资约35.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71%。其中,10只中概股IPO募资总额约1.86亿美元,占比5.3%,呈现出“上得多,募得少”的特点。
月内最大IPO项目为美国LNG巨头Venture Global,募资达17.5亿美元;万洲国际旗下全球最大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募资近5.2亿美元据次席。此外,亚盛医药实现了港美两地上市(H+U),美股募资1.26亿美元。
从上市表现看,11只新股首日收涨(55%),8只新股首日破发(40%),新股首日涨幅中位数约为1.13%。其中,表现最佳的为香港ESG数据分析软件公司Diginex,首日涨近83%;表现最差的为Cloudastructure,首日跌幅达32.5%。
A股:仅1只新股募超10亿,首日全部涨超100%
2025年1月,A股市场共有12只新股上市,同比下降14.3%,IPO低迷势头尚未扭转。其中,沪市主板1家、科创板4家、深市主板1家、创业板4家、北交所1家,双创板块仍是上市集中地。
1月份A股新股合计募资约71.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0%。其中,募资超过10亿人民币的仅有1只,其余均在10亿以内。
国内湿电子化学品头部公司兴福电子,募资11.68亿人民币居首;电化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公司海博思创、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提供商天和磁材位居其后,分别募资8.61亿、8.13亿人民币。
从上市表现看,月内A股新股首日全线上涨,且均涨超100%。航天测控管理及航天数字仿真公司星图测控表现最佳,首日涨超4倍;此外,首日涨幅超过3倍的还有赛分科技、超研股份、富岭股份、惠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