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动驾驶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小马智行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广州企业,正面临着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近日,小马智行宣布将美股IPO定价推迟到本周,知情人士称此次推迟是"因为增发,认购量比较大"。这一消息引发了业界对自动驾驶行业发展前景的广泛讨论。
鉴于投资者对小马智行 IPO 的认购热情空前高涨,小马智行扩大了 IPO 规模——从原计划的 1500 万股 ADS 扩至 2000 万股 ADS,增幅为 33.3%;发行区间为每股 ADS 11 美元至 13 美元。若承销商行使其超额配售权,则发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 2300 万股 ADS。
自动驾驶行业的"亏损困局"
小马智行的财务状况似乎并不乐观。在近三年的时间里(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小马智行累计亏损高达3.6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6.59亿元。这一数字令人咋舌,尤其是当我们将其与公司的营收相比时。2022年至2023年,小马智行的营收分别为6837万美元和7190万美元,而2024年前三季度的营收约为3951万美元。显然,公司的亏损远远超过了其实际营收。
然而,小马智行并非个案。纵观整个自动驾驶行业,亏损似乎已成为一种常态。近期统计显示,10家国内自动驾驶企业中有9家处于亏损状态,1家因未披露财报而盈利状况未知。例如,文远知行在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超51亿元;黑芝麻智在2021年至2024年的半年度累计亏损更是高达105.68亿元。
这种普遍的亏损现象反映了自动驾驶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高昂的研发成本、复杂的技术壁垒、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以及市场接受度的不确定性,都是导致这一困境的因素。小马智行作为行业的代表之一,其IPO之路的坎坷也折射出整个行业的困境。
资本市场的冷暖与监管的挑战
尽管小马智行的IPO定价推迟被解释为"认购量比较大",但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复杂的原因。自动驾驶行业在2023年经历了融资退潮,许多头部公司不得不进行裁员,甚至有的宣布破产。在这样的背景下,小马智行选择赴美上市,无疑是在寻求新的资金来源以支撑其持续发展。
然而,赴美上市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2月15日起施行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规定,涉及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平台在境外上市前需要进行网络安全审查。这一规定对于数据密集型的自动驾驶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上市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知乎自动驾驶优秀答主洪泽鑫的观点值得关注:"现阶段,自动驾驶企业采集的地理信息或涉及国家安全的数据量相对较少,因此尚未引发显著的数据安全问题。然而,一旦企业运营范围扩大,数据采集的规模和敏感性增强,同样可能面临类似的风险。"这一观点揭示了自动驾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
小马智行的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小马智行仍然展现出了一定的发展潜力。公司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022至2024年期间,小马智行自动驾驶里程已累计超过3350万公里。此外,公司的业务结构也在不断优化,2024年上半年,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卡车业务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提升至73%,显示出公司正在积极寻找更有效的商业化路径。
然而,小马智行的IPO估值预计为45.5亿美元,较2022年融资轮的85亿美元估值下降近一半,这反映出资本市场对自动驾驶行业的谨慎态度。如何在保持技术创新的同时实现盈利,将是小马智行乃至整个自动驾驶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小马智行的IPO之路,不仅是一家公司的资本市场探索,更是整个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现状的缩影。在技术、资本和监管的多重压力下,自动驾驶企业需要不断调整策略,寻找平衡点。未来,谁能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脱颖而出,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