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宋代货币到元代货币
●宋代货币(公元 960-1279 年 )
宋代的商业繁荣不仅在城市,也在农村活跃起来。宋代商品经济活跃,促进了货币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发展。流通领域既有铜、铁钱,又有金、银、铅质钱,北宋钱以多书体书写钱文,并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到南宋时有了会子、关子,货币流通量也明显增加。同时在流通也使用白银。
关于“交子”的起源:由于大量交易钱币太重,不便携带,最初的交子由四川地区商人间的一种交易支付凭证流通。可以通过富商经营的“交子铺户”兑回上面写明的现钱。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宋朝政府设机构统一整治规范印刷发行。1039年起按规定面额发行流通,发行时备本钱(准备金约28%),才成为信用货币,主要在四川等地区流通。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比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为“钱引”。“钱引”与“交子”的最大区别是,它的数量单位为“缗”(指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但“钱引”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流通后贬值很快。
●辽、西夏、金、元北方政权的货币
和宋朝大约同一时期,辽、西夏、金、元(公元907-1368年),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各自实行不同的货币制度,这些铸有本民族文字和汉字的钱币,不乏海内外珍品,是中国古代货币中非常宝贵的部分。
●辽代货币
辽由契丹族建立,建国初期主要使用宋钱。天赞元年(922年)自铸“天赞通宝”,是辽代最早的年号钱。从太祖起以后8代,共铸造了 20 种年号钱。兴宗重熙之后铸钱量稍多。
●西夏货币
西夏是以羌族分支党项族为主体建立。建国前民间多物物交易,后以军事压力迫使宋以“岁赐”形式进贡,长期使用宋币。建国后也自铸币,材质铜铁并行,钱文包括汉文、西夏文两种。
●金代货币
金为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初用辽、宋旧钱,建国四十余年不曾铸钱。太宗天会后期,行用刘豫大齐政权铸造的阜昌钱。流通货币先钱后钞,金末通货膨胀,民间则多以白银交易。因此金后期铸币量很小,较为罕见。
●元代货币
元代政府推行纸币,并建立了古代纸币完善的立法,铜钱已不占主要地位。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时间不足百年,因此铸钱不多,发生于至大三年(1310年)、至正十一年(1351)。但钱币种类繁杂,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法定官钱,即官铸流通钱,仅铸于世祖、武宗、顺帝三朝。其中除通常行用的铜钱外,还有元末权钞钱。二是供养钱和纪念钱。
左至右→ 巴思巴文铜钱、延祐通宝、至正通宝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大一统政权;货币史上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发行并使用纸币,并以白银做保障。同时用国库银铸银锭,可以流通,称为“元宝”。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扬州银锭(图右)
银锭长41厘米,重1900 克,呈马鞍形,中间束腰,两端为圆弧状,正面有三行铭文,记录铸造机构、时间、工匠等,背面铭文“元宝”二字。元代银锭与南宋、金代形制相近,但内容上已大不相同,中国货币史上银锭正式称作“元宝”也始于元代。
元代“中统元宝交钞”
元代主要流通纸币中,先后发行过中统元宝交钞、至元通行宝钞、至大银钞和至正年造中统元宝交钞,其中至元钞法成为中国古代纸币制度最完善的法律。
下一篇:中国古代钱币 —— 明代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