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 言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革命性的创新,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格局。从加密货币到供应链管理,从智能合同到数字身份验证,区块链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催生着新的商业模式和社会变革。2016年,英国政府颁发了《分布式账本技术:超越区块链》白皮书,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评估,强调其具备的巨大潜力,并将其作为一项核心的金融处理技术[1]。2018年2月1日,荷兰超级账本联盟正式宣告诞生,标志欧洲地区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区块链技术视为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并且给予它们极大的推动力,以推动该行业的可持续性,从而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2]。随着这一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不断扩展,对于高水平区块链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本科院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承担着培养区块链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在这个信息时代,培养具备区块链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新一代人才,对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保护数字资产的安全和推进社会变革都至关重要。
1 区块链人才供需现状
根据Gartner的最新报告,中国的区块链行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2020年7月—2021年6月,中国的区块链行业已经有7.5万家的企业正式投入运营,而且还有3.7万家的企业正在积极开拓,这意味着中国的区块链行业的需求量可能会超过75万。根据《中国区块链发展报告》的数据,大多数的区块链公司都是以实际应用为主,而且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此外,由于区块链行业的人员缺乏,这一领域的蓬勃发展遭到了很大的限制。2020年2月,《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第一次提及“区块链工程”这一4年的本科专业。2020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高等院校区块链技术创新行动计划》,以充分利用学院的科研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先进的区块链知识,为实现中国区块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3]。
为了全面反映我国高校“区块链工程”专业、“区块链技术应用”专业教育教学总体规模,行业地区分布状况及发展水平,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2023年3—4月,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针对全国已经开办、正在开办、即将开办“区块链工程”专业、“区块链技术应用”专业的63所高校进行调研发现,目前本科人才培养只有30所高校,并且部分院校还在筹划申请办学中,整体来看,缺乏体系化的区块链人才培养模式,与中国区块链注册企业总数量世界第一的事实严重不符,亟须大力发展该领域教育行业[4]。
随着“区块链”的提出,全球区块链人才的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中国,由于师资供需不平衡,许多学校无法满足区块链专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如何迅速培养出具备区块链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界和企业界的一个紧迫课题。
2 区块链人才培养现状
2015年,普利斯顿、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一些顶尖高校率先推出了区块链学科,而纽约大学则于2018年9月荣膺全球第一所拥有该领域学位的高校[5]。然而,目前学习者仍然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取和应用区块链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而尚未建立一个完善的、全面的、针对性的区块链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就国内而言,2017年,清华大学为了满足不同学校的学习需求,推出了“赛博智能经济与区块链”;2018年,浙江大学面向计算机和软件等相关专业学生开设了“区块链原理与技术”和“区块链工程实践”课程,以此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并为学校的学术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6]。对于区块链产业的发展而言,需要的是全方位掌握区块链知识、理论、专业技能以及应用背景的复合型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2019年6月,全国首个区块链学院在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成立,基于职业本科区块链人才培养,以校企融合、产学互动为办学模式,制订系统的区块链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社会紧缺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的高层次技能型复合型区块链人才。
目前,各大院校开设的区块链相关课程主要有“区块链原理与技术”“区块链原理与技术”“区块链工程实践与应用”“区块链数学基础”等。虽然区块链是一项前沿的科学技术,但是当前在这方面的专业水平还很低,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大部分大学的教学重点都放在了实际上,以探索为主[7]。当前高校区块链人才培养的现状:一方面,大多数学校采取了短期的培训和在线教学的方式传授区块链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一些专业也开设了区块链方向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3 “两主体两驱动三阶段”区块链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出具备高素质的人才,满足行业的需求,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优化区块链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区块链人才,满足行业的需求,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两主体两驱动三阶段”的区块链人才培养模式如图 1 所示。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实现,激励企业不断投入资源,开拓市场,实现技术革命、产品升级、服务提升,从而有效地支撑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两主体:指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学校负责提供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企业负责提供实践环境和实际应用场景,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两驱动:指市场驱动和创新驱动。市场驱动是指根据行业需求,调整和更新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创新驱动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区块链领域进行创新研究和应用实践。
三阶段:指学习阶段、实践阶段和创新阶段。学习阶段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阶段是指学生在企业或实验室等实践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创新阶段是指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项目开发和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培养模式强调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与协同,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再到创新研究的不同阶段,全面培养区块链人才。这种模式能够使学生接触到实际应用场景和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在创新领域进行实践和创业,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并且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性。
4 人才培养路径
4.1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拓展,对于专业的区块链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拓宽区块链专业人才培养渠道可以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对于满足行业需求、推动技术创新、促进跨学科合作、培养多元化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8],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渠道促发展。
(1)学校教育。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增设区块链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可以包括本科专业、研究生专业或者专门的研究生方向。通过提供系统化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机会,培养具备区块链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2)职业培训。设立区块链职业培训机构或课程,为在职人员和职业转型者提供专门的区块链技能培训,可以包括短期培训项目、认证课程或定制化的企业培训,以满足行业对于专业区块链人才的需求。
(3)在线教育。利用互联网和在线教育平台,提供灵活的区块链教育资源。建立在线课程、网络学习社区或开放式教育平台,使更多人能够通过网络学习区块链知识和技术。
(4)实践和创新平台。建立区块链实验室、创新基地或孵化器,为学生和专业人才提供实践和创新的平台。这些平台可以提供实际的区块链应用场景、实验设备和技术支持,培养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5)产学研结合。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合作项目、实习机会、导师指导等形式,将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区块链专业人才。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在不同层次和渠道上拓宽区块链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满足行业对于高素质、专业化的区块链人才的需求;同时,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发展。这样可以为区块链产业的发展提供稳定和持续的人才支持。
4.2 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驱动力。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可以培养出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区块链人才,为区块链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做出贡献,这将有助于推动区块链行业的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升级。
(1)多元化课程设置。在不同教育层次和专业领域中,增设区块链相关的课程,不仅限于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专业,还可以涵盖金融、法律、供应链管理等领域。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吸引更多不同背景的学生参与区块链的学习与研究。
(2)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开设专门的职业培训课程和继续教育项目,面向已经参与工作的人群。这些培训课程可以提供针对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实践操作的培训,满足企业和行业对区块链人才的需求。
(3)在线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和在线教育平台,提供开放式的区块链教育资源。利用在线课程、教学视频、学习社区等形式,让更多人可以灵活地学习区块链知识和技术,无论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4)实践和项目实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和职业人士提供区块链的实践机会。组织项目实训、创业比赛、区块链应用开发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真实的区块链项目中,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5)学术与产业结合。加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鼓励学术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区块链项目研究和实践,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工作机会和导师指导。
(6)创新创业支持。鼓励学生和职业人士在区块链领域创新和创业。提供创业孵化器、创业赛事、风险投资等支持机制,培养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创业人才。
通过以上创新措施,可以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跨学科思维的区块链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将能够适应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变化和不断涌现的应用场景,为区块链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4.3 完善人才培养层次
人才培养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环节之一。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推动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人才培养层次通常可以划分为初级层次即中职阶段、中级层次即高中或高职教育阶段、高级层次即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专业层次即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阶段。为了完善人才培养层次,并加强区块链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在中职教育中引入区块链技术课程。介绍区块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了解区块链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2)在高职教育中设置专业方向,例如区块链开发、区块链应用等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区块链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基本能力,包括智能合约编写、区块链平台搭建和管理等。
(3)在本科教育中在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中增设区块链方向的课程。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设置区块链领域的研究方向,例如区块链安全、共识算法、隐私保护等,培养学生具备独立研究和创新的能力,能够解决区块链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难题。
(4)在博士研究生阶段鼓励开展深入的区块链研究,推动学术界在区块链领域的创新,培养学生成为区块链领域的技术专家和领导者,推动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
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教育目标和培养要求,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这种分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助于满足不同层次和领域的人才需求,并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4.4 丰富人才培养类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丰富人才培养类型能够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响应国家策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就区块链专业人才培养而言,要注重培养类型的多样性,根据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可分为学术性培养、应用型培养、职业本科培养、跨学科培养和技能型培养。
学术性培养旨在培养具有深厚学术基础和研究能力的人才,通常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等学术学位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理论知识创新能力,以应对学术界和科研领域的挑战。
应用型培养旨在培养具备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人才,使其能够在具体领域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实践操作、案例分析和项目经验积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职业本科培养旨在培养适应职业发展需求的本科人才,使其具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能够胜任特定职业领域的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行业知识和职业道德,以满足特定职业领域的就业要求。
跨学科培养强调学科交叉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跨学科环境中进行综合应用,旨在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跨领域思维的人才,适应复杂问题的解决和创新需求。
技能型培养旨在培养具备特定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人才,使其能够胜任某一具体职业的工作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操作技能,通常与职业技术教育、职业培训和技工学校
相关。
4.5 强化人才培养师资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角色,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还需要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和指导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强化师资对于培养出高质量、具有实践能力的区块链人才至关重要。
在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升上,提供定期的专业培训和进修机会,使教师能够紧跟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并掌握最新的知识和趋势。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和实践项目,以增强其在区块链领域的实践经验和专业声誉。建立与行业专家和企业的合作机制,使教师能够与业界领先者紧密联系,深入了解实际应用和案例。
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招聘具有区块链领域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士作为教师,以确保培养的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应用和实际问题。建立跨学科的师资团队,包括计算机科学、数学、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教师,促进多领域的交叉学习和创新思维。鼓励教师参与区块链社群和学术会议,扩大他们的专业网络,分享和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在师资队伍培养体系上,设计完善的师资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和路径,包括初级、中级、高级教师培训等不同层次和阶段。建立导师指导机制或师徒制度,通过资深教师的指导和辅导,提升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包括参加学术研讨会、培训讲座、学术交流等,激励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提升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为区块链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促进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5 结 语
随着全球范围的区块链行业发展,对相关专业的人才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但是由于市场上的竞争激烈,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却难以满足市场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区块链专业教育,以满足市场的发展趋势,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当前,应该将“两主体两驱动三阶段”的区块链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并结合市场需求与创新思维,打造一个全面的、具有前瞻性的区块链教育模型,从而提供一个值得参考的方向。
对于区块链人才的培养,我们主要针对模式、渠道、路径、人才层次、人才类型、师资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包括优化人才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完善人才培养层次,丰富人才培养类型,强化人才培养师资。
参考文献:
[3] 重庆工程学院科技处.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区块链技术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 (2020-06-19)[2023-09-06]. https://www.cqie.edu.cn/html/6/content/20/06/30961.shtml.
[4] 马铮, 谢计红.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2, 24(2): 105-110, 115.
[5] 陈少龙, 曹远龙, 杨伟. 高校区块链人才教育现状及培养浅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21(36): 76-77.
[6] 赵军, 陈红杰, 田权魁, 等. 基于区块链的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管理创新与实践[J]. 大学教育, 2023(4): 12-14.
[7] 杨洪涛. 高职院校区块链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 21(4): 78-81.
[8] 胡锦平. 数字经济背景下“区块链”+高职院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22(8): 19-21.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区块链技术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XJG-19-87-2)。
引用格式:柴亚辉,林汉琪.本科院校区块链专业人才教育现状及培养之我见[J].计算机教育,2024(8):19-23.
文章头图由“智谱清言”绘制而成。
(完)
更多精彩:
校长专访|扎根边疆民族地区 聚焦师范教育主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陈本辉校长专访
言十│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回顾与前瞻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理念及落地路径探讨
校长专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校校长倪明选教授专访
第七届编委会新年寄语
计算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陈国良院士|计算机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文化建设
南大陈道蓄教授|变与不变:学习过程中的辩证法
言十│关于高校青年教师的“困境”思考及建议
徐晓飞等|元宇宙教育及其服务生态体系
【目录】《计算机教育》2024年第6期
【目录】《计算机教育》2024年第5期
【目录】《计算机教育》2024年第4期
【目录】《计算机教育》2024年第3期
【编委寄语】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由“课堂教学改进元年”想到的……
南大陈道蓄教授:教学生提问和教学生答问,哪个更重要?
【言十系列】:计算机学科发展趋势及其对计算机教育的影响
北大李晓明教授:从趣味数学到趣味算法到趣味编程——非专业学习者体会计算思维的一条途径?
一流计算机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思考
新工科与大数据专业建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外计算机教育研究文章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