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业内出现犯罪分子利用 VAOTC 商家和外汇商家的业务特性,有针对性地实施金融诈骗,以空头支票为诱饵,骗取受害人的虚拟币或者人民币的事件。Bitrace 接到受害人报告的团伙,在短短三天内成功作案两次,非法获利高达70万美金。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诈骗手法,揭露其运作机制,旨在提高公众警惕,防范类似欺诈行为。
2024 年 7 月 18 日,有受害人向 Bitrace 报告了一起欺诈事件——某海外欺诈团伙通过中间人联系受害人,声称小孩在海外留学,有较大金额美元需要兑换为 USDT ,双方约定通过境外银行支票进行支付。
交易流程并不复杂,受害人在收到银行“资金汇入”的提醒后,将约定数量的 约30万 USDT 分四笔转入指定的区块链地址。然而交易完成后,汇入银行账户的资金竟被撤回,受害人才明白遭遇诈骗。
无独有偶,就在两天后的 7 月 19 日,又有受害人向 Bitrace 报告了同样手法的欺诈,且资金损失更为巨大,受害人被骗取了价值 40 万美元的人民币。
在对比两位受害人提交的材料后,Bitrace 赫然发现两起欺诈事件背后的诈骗团伙竟使用了同一组身份信息用于 KYC 或接收款项,显然这一团伙仅在三天内就至少作案两起,非法获取了价值 70 万美金的加密货币或现金资产。
空头支票欺诈实际上是非常经典的传统欺诈手法。根据部分国家的银行支票规则,转账方可以在24小时内撤销支票,即使转账方没有撤销支票,支票也可能因资金不足、签名不符等因素无法到账,但是,收款方都会收到银行发出的“到账”通知。
不熟悉这一规则的用户往往会误以为资金“汇入”即意味着“到账”,因而在“交易完成”后惨遭撤回。如上图第二名受害人,两笔高达 20 万美元的转账均被恶意撤回。
而第一起受害事件中骗 USDT 的手法,则是这类传统欺诈手法在加密货币二级市场上,针对普通投资者尤其是币商的变种。其棘手之处在于区块链的匿名特性,导致加密资金转账难以追踪,并且在部分国家或地区,加密货币不被认可也会导致受害人难以立案,无法通过法律流程追回。
根据 Bitrace 的链上调查,第一起苦主的被骗资金已经被转入多个位于东南亚地区的担保平台,完成了清洗,给资金追回制造了极大的困难。
空头支票诈骗USDT的手法揭示了加密货币领域中不断演变的欺诈风险,投资者与 VAOTC 业者必须保持警觉,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遭到巨额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