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7个月之际,永达股份(001239.SZ)有了大动作。
7月19日晚间,永达股份披露公告,拟收购江苏金源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源装备”)51%股份。根据初步测算,本次交易预计将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筹划重组背后,急于提升市场份额的永达股份在业绩与股价方面表现均不理想。而金源装备也并非资本市场上的新面孔,曾三度闯关IPO,但均以主动撤回而终止。
01
上市不到一年即重组
自2023年12月12日上市至今,永达股份上市仅7个月便开始着手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7月19日晚间,永达股份发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的提示性公告,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葛艳明或其指定方持有的金源装备51%股份。
目前,交易价格尚未确定。永达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对应目标公司整体估值以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评估机构以截至2024年5月31日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所确定的评估结果为基础,并经各方协商一致后最终予以确定。
据了解,此次拟收购的金源装备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9810万元,是一家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关键零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齿轮箱的核心零部件,应用于风电、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多个行业领域,其中主要收入来源于风电领域。
对于上述重组事项,永达股份表示,作为南高齿、采埃孚、弗兰德、杭齿前进等风电齿轮箱全球龙头企业的重要供应商,金源装备在风电用重载高速齿轮锻件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领先的市场地位。
永达股份还提到,各自客户结构和销售区域具有显著差异性。若本次交易顺利完成,将有助于公司拓展产品品类,深化在风电及工程机械等业务领域的布局,从大型专用设备金属结构件供应商升级为大型高端装备结构件和锻件的一体化龙头供应商,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从而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永达股份此次收购金源装备也设置了业绩承诺,目标公司在业绩承诺期内(2025年-2027年)累计实现净利润不低于2.5亿元(以经审计后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数据为准)。否则,业绩承诺方以现金方式向甲方进行补偿。
而收购完成后,永达股份根据目标公司业绩承诺的完成进度情况以及自身发展战略需要等,对目标公司剩余49%股权拥有优先收购权。
从标的股权结构来看,截至公告披露日,金源装备实际控制人葛艳明持有其76.98%的股份;上海儒杉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南京高达梧桐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上海祥禾涌骏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溧阳市先进储能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溧阳市政府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分别持有5.73%、5.10%、4.59%、3.67%、2.85%的股份。
02
标的公司曾三次冲击IPO告败
值得一提的是,金源装备并非首次在资本市场上亮相,其曾三次向A股发起冲击。回顾来看,金源装备的IPO之路充满坎坷,“三审三撤”均与其供应商及客户体系有关。
资料显示,金源装备曾于2009年11月向证监会申报创业板IPO,并于2010年11月向证监会主动撤回了申请材料。
此后,公司又在2011年5月向证监会申报中小板IPO,2012年3月再度选择主动撤回。2021年9月,金源装备更换券商后“卷土重来”,在经历两轮问询回复后,2022年6月,公司创业板IPO因主动撤回而终止审核。
上市梦破碎后,金源装备被永达股份“相中”。
不过,永达股份自身上市刚满7个月就筹划如此一笔重大资产收购,是否有能力将其纳入囊中?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永达股份账上货币资金4.97亿元,流动资产16.5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2.39亿元。
根据金源装备2022年6月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其流动资产为13.20亿元,总资产为15.51亿元,归母所有者权益合计7.5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三审三撤”后,金源装备并未放弃上市梦想,于2023年11月27日在江苏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再次启动IPO辅导。
03
重组背后 业绩股价双双走低
上市7个月就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背后原因是什么?
从业绩上看,永达股份2023年净利出现小幅下降。
财报显示,2021—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8866.5万元、9305.24万元、9122.5万元,2024年一季度,公司业绩继续下滑,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588.06万元,同比下滑11.51%。
对比永达股份和金源装备2019年—2023年的业绩,金源装备的收入和净利润一直高于永达股份。
这意味着,若收购成功,金源装备将会纳入永达股份的合并报表,其业绩水平将会大大提升。
缺乏业绩支撑,永达股份股价下滑明显。
交易行情显示,永达股份7月24日收涨10.0%,报15.4元/股。但拉长时间来看,公司股价自上市后则呈现走低态势,2023年12月12日—2024年7月19日的146个交易日内,公司股价累计跌幅一度超过50%,远超同期大盘跌幅。
事实上,此前也有一些上市公司在上市后不久就发起重大重组。
例如苏州华兴源创(688001.SH),2019年7月22日上市后,在同年12月6日就发起重大重组,拟收购欧立通100%的股权,标的资产作价10.4亿元。
2020年5月25日,华兴源发布公告收到上交所通知,同意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申请。自此,拿下“科创板第一股”称号的华兴源创,在上市10个月后又拿下了科创板通过审核的首单并购重组项目。
收购完成后,欧立通确实也为华兴源创做出了业绩贡献。如2023年,华兴源创净利润为2.4亿元,欧立通净利润为9123.79万元。
在业内看来,虽说收购在资本市场是正常现象,不过上市不久便收购不免引起投资者的担忧。不排除通过在业绩下滑的情况下,通过外延式并购方式来“扮靓”财报。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表示,同一产业链上的资产重组可以优化公司的资产结构,提高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但同时也要注意重组风险问题。
END
综合整理
图片来源 | 公司官网
值班编辑 | 赵文婷
值班主编| 赵伟莉
关注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