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军事观察者,最值得警惕的从来不是单一的武器装备升级,而是体系能力的代际跨越。11月初正式入列的福建舰,舷号18的甲板上那条电磁弹射器,比任何宣言都更有说服力。它的价值不在于今天能搭载多少架歼-35,而在于让解放军在第一岛链的情报预警半径向外延伸了至少800公里,日常演训从“近海常态化”转向“远海常态化”。这种转变意味着“由演转战”的战术灵活性大幅提升,台湾地区所谓的“防空反介入体系”,从此要面对来自更广阔海域的多维压力。台防务部门把东部战区轰-6K的模拟对抗训练说成“宣传操作”,这种自欺欺人的表态,恰是对自身防御困境的最好注解。
舆论场的攻防战同样激烈。台湾地区光复80周年当天,电影《澎湖海战》发布先导预告,“统一台湾势不可挡”的字样配上历史画面,形成强大的情感冲击。这部定档2026年的影片,与其说是商业片,不如说是统一叙事的视觉化表达。当影像里的历史记忆与现实中的军机航迹相互呼应,传递的信号清晰无比:统一不是遥远的政治口号,而是正在铺陈的历史进程。赖清德们显然没看懂这层逻辑,一边忙着为日本政客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站台,一边晒出日本料理标榜“台日友谊”,把民族屈辱当成政治筹码,国台办的四字评价可谓一针见血。
完整内容查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