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下称“南医三院”)整形美容科的诊室里,4岁的朵朵(化名)好奇地触摸着镜中自己光洁的额头,那块伴随她出生、日益明显的巨大黑毛痣已不见踪影。

据了解,朵朵额部的黑毛痣属于先天性色素痣,随年龄增长而扩大。这不仅关乎外貌,更潜藏着一定的健康风险。
经过南医三院整形美容科团队精心的手术修复,尤其是采用了分阶段的皮肤扩张术,成功移除了病灶,并利用朵朵自身扩张产生的“新皮肤”实现了额部外观的自然修复。
黑毛痣不仅是“胎记”
还存在恶变潜在风险
黑毛痣,医学上称为“先天性色素痣”,是皮肤色素细胞的良性聚集。
南医三院整形美容科颜玲主任介绍,它与普通平坦色素痣不同,通常隆起于皮肤表面,质地粗糙且常伴有毛发增生。此类痣会随儿童身体成长而成比例扩大,并存在一定的恶变潜在风险。
“若黑毛痣出现瘙痒、破溃、边缘模糊或短期内迅速增大等变化,务必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颜玲说。
儿童期是治疗黑毛痣“黄金期”
为何选择在儿童期进行干预?颜玲表示,从生理发育角度看,婴幼儿的病灶面积相对较小,及早干预可避免其随身体成长成倍扩大。
“儿童皮肤特有的延展性和旺盛代谢能力,使其在接受扩张器治疗后展现出优于成人的愈合速度与疤痕修复潜力。”颜玲提醒,更重要的是,3-6岁恰逢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此时及时修复显性病灶,对预防自卑心理、守护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培育”新皮肤修复胎记
据院方介绍,本次为朵朵实施的皮肤扩张术是修复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先进技术。
该技术分为三个阶段:一期手术在正常皮肤下埋置类似“水囊”的扩张器;随后进入注水期,通过定期注水,逐渐扩张局部皮肤,如同为皮肤“开辟备用仓库”,“培育”出额外的皮肤组织;最后进行二期手术,精确切除黑毛痣病灶,并利用已扩张的、颜色质地高度匹配的自身皮肤进行精细化修复,从而达到自然、持久的效果。
颜玲建议,家长若发现孩子有异常色素痣,可在宝宝3至6月龄时即前往整形外科就诊,获取专业的评估与干预计划。选择医疗团队时,应重点考察其在儿童扩张器治疗、精细缝合及个性化方案设计方面的临床经验。同时强调需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切勿受“等孩子长大再说”的传统观念影响。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石琪隆 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