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5日消息(记者 牛谷月)A股ETF出海再进一程。11月25日,以景顺长城创业50ETF为底层资产的存托凭证(创业板50ETF-DR)在泰国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为泰国投资者提供投资创业板50指数的上市产品。这是泰国首只挂钩中国境内ETF的存托凭证,也是中国境内首只以存托凭证形式“出海”的ETF产品,它的上市标志着中国核心科技资产走进东南亚市场。

创业板50ETF-DR在泰国证券交易所上市 (深交所供图 央广网发)
为什么是创业板50指数?
此次泰国上市的创业板50ETF-DR以景顺长城创业50ETF(159682)为底层资产。Wind数据显示,该ETF成立于2022年12月,管理人为景顺长城基金。截至2015年11月6日,该产品整体规模超过50亿。费率上,该ETF维持0.2%较低的综合费率水平。
创业板50ETF-DR首次将深市旗舰指数创业板50引入泰国,为泰国投资者布局中国新经济提供了优质工具。“创业板50指数精准定位中国‘新经济’核心。”业内人士指出,该指数聚焦于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高科技行业,能够帮助泰国投资者捕捉中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红利,是投资中国“新质生产力”最直接的标的之一。
创业板50指数的成分股为创业板规模最大、交易最活跃的50家公司,具有较强流动性。实际的样本股情况显示,创业板50指数剔除了创业板中强周期的传统产业股票(如指数中农林牧渔行业的龙头企业),体现出更高的科技浓度,属于较为标准的泛科技指数。数据显示,目前创业板50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依次是宁德时代、中际旭创、东方财富、新易盛、阳光电源、胜宏科技、汇川技术、迈瑞医疗、亿纬锂能、同花顺。
“创业板50指数汇聚我国创业创新龙头企业,契合海外投资者对中国新兴经济和民营企业的追捧。”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央广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创业板50指数的成功出海,体现了中国创业创新资产的全球吸引力。“此现象标志着中国核心科技资产获国际认可,既拓宽海外资金配置渠道,也推动中国资本市场深度融入全球体系,为‘中国故事’增添金融注脚。”田利辉说。
央广财经记者了解到,随着创业板50ETF-DR在泰国上市,25日当天,深交所还携多家创业板企业于泰国参加系列活动。在以“创新实践:中国市场领军者如何推动下一波增长浪潮”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中,宁德时代、蓝思科技、康龙化成、亿纬锂能的公司代表积极发言交流。
康龙化成相关负责人在交流中提及,康龙化成是全球领先的“全流程、一体化、国际化、多疗法”的创新药研发服务公司,每年服务于约3000家全球客户,包括所有的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目前,公司约85%的收入来自于海外客户、约15%的收入来自于中国客户。
亿纬锂能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24年的高质量发展,亿纬锂能在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三大业务领域均取得国际领先地位。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锂电池主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同时持续优化产能结构,提升全球化运营能力。
蓝思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是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座舱龙头企业,自上市以来就是创业板50指数的成分股。公司客户分布于全球,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公司自身发展战略正在加速全球化布局。未来将进一步成为面向海外客户的具身智能、AI服务器等AI端侧硬件的重要生产基地。
中国投资成为海外热门话题
央广财经记者了解到,创业板50指数已经于2024年6月成功登陆爱尔兰、英国、德国、瑞士、意大利等欧洲五大主流交易所。此次泰国上市,标志着创业板50指数出海进程再迎新里程碑。
2025年是中国与泰国建交五十周年,两国经济和金融合作日益深化。央广财经记者了解到,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制度型开放,泰国投资者对中国核心资产的投资需求快速增加,中国投资成为热门话题。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交所将以此次创业板50ETF-DR上市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创业板投资端国际化水平,讲好创业板故事,为全球投资者共享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成果提供更加便利的桥梁。据悉,深交所高度重视创业板产品国际化建设,近年来已推动多只创业板指数产品在全球10余家交易所上市,形成了覆盖亚洲、欧洲、南美洲等主要经济体的跨境产品网络,初步实现了跨时区全天候的创业板ETF产品交易生态。
田利辉表示,依托本土科技优势与学习创新能力,中资机构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提供差异化产品,填补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配置缺口。同时,产品的出海服务金融开放大局,促进资金双向流动。
“从指数到产品,从欧洲到东南亚,中国资本正以多元路径融入世界舞台。”田利辉表示,公募基金与指数出海双轮驱动,不仅拓宽国际资金“引进来”的通道,更锻造中国资管机构的全球竞争力,为金融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