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迪拜航展上,中国航空工业首次公开的国产新型涡桨初级教练机,凭借全新的设计与硬核性能,瞬间成为全场焦点。
这款新机的登场,承载着中国空军训练体系迭代升级的重要使命。自上世纪50年代末服役以来,初教6教练机凭借可靠的性能,培养了数万名飞行员,堪称中国航空史上的“功勋机型”。
图:迪拜展出的新型初教机
但随着现代空战模式的变革与空军二级训练体制的推行,初教6的短板逐渐凸显:最大飞行速度仅297公里/小时,不足俄罗斯雅克-152的六成、美国T-6A的五成,狭窄的飞行包线让飞行员从初教直接衔接JL10高级教练机时,面临“跨度过大”的训练难题。就像新手刚学会走路就被要求跑马拉松,不仅大幅增加训练难度,还推高了时间与经济成本。
而这款国产新机的核心使命,正是替代初教6与JL-8教练机,搭建起“初级训练-高级训练” 的高效衔接桥梁,构建简洁顺畅的两级训练体系。更值得关注的是,它还兼顾民用市场潜力,既能作为民用航空基础教练机,又能适配特技飞行等多元场景,真正实现了“军民用通吃” 的跨界价值。
图:国内之前首飞的TA20
从外观到内核,这款新机实现了全方位的技术突破。机身采用优化设计的流线型轮廓,不仅颜值在线,更在气动性能上实现质的飞跃,为速度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外界推测并结合官方披露的核心参数,新机最大飞行速度突破500公里/小时,一举追平俄罗斯YAK-152,大幅缩小了与国际主流机型的差距,完美适配新训练体制对飞行包线的扩展需求。
而支撑这一速度突破的,是中国航发技术的自主创新。发动机曾是制约该机研发的最大“卡脖子”难题,考虑到常规起降与西南高原机场的特殊运用场景,新机需要将起飞功率从初教6的水平提升至500KW-700KW。
图:初教6
如今,AEP50、AEP80 等多型国产涡桨发动机相继问世,其中AEP50的500KW起飞功率刚好满足基础需求,AEP80的800KW功率则提供了充足冗余,彻底扫清了研发路上的关键障碍,让新机拥有了“中国心”的硬核支撑。
性能升级的同时,安全保障也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此前,初教6因飞行速度较低,未配备火箭弹射座椅,一旦遭遇故障,飞行员需手动拉开座舱罩跳伞,应急救生的风险较高。而在现代教练机领域,火箭弹射座椅已成为国际主流标配,俄罗斯YAK-152、美国T-6A等机型均已普及。
这款国产新机紧跟国际趋势,专门搭载了先进的火箭弹射座椅,彻底解决了高速飞行下的应急救生难题,让飞行员在训练过程中更有底气,也大幅降低了训练事故风险。
图:雅克152
航电系统的升级更是契合了现代空战训练的核心需求。老款初教6的航电系统堪称“简陋”,传统的机械仪表与落后的座舱界面,早已难以匹配新世纪战斗机的训练标准。飞行员在初教阶段习惯了老旧设备,进入高级教练机或现役战机后,还需重新适应综合航电与玻璃化座舱,不仅延长了培养周期,还可能影响操作熟练度。
反观国外新一代初级教练机,普遍采用通信、导航、识别一体化的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玻璃化座舱由平显与多功能显示器构成,让飞行学员从入门阶段就能沉浸式体验现代战机的操作环境。
国产新机精准对标这一趋势,全套搭载先进航电系统与玻璃化座舱,让学员在初级训练中就能培养规范的操纵习惯,缩短后续机型转换的适应时间,显著提升训练效率与人才培养成功率。
图:雅克152
据官方披露,这款国产涡桨初级教练机的核心参数亮眼且实用:最大起飞重量约2.5吨,搭载1台AEP50涡桨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500公里/小时,航程可达1000公里,采用串列双座布局,可开展飞行基础、导航技能、武器使用等多科目训练。
未来列装后,它将全面承接空军初级训练任务,无缝衔接中高级训练科目,让飞行学员完成初级训练后即可直接上装JL10高级教练机,构建起“入门即接轨现代”的高效训练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