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收到一份特殊的感谢信。市民饶先生在信中,向该院麻醉科管小明医生及参与救援的现场人员表达了诚挚谢意,感谢他们在其心跳骤停的危急时刻伸出援手,成功将其从死亡边缘拉回。

运动场突发意外 麻醉医生秒变“急救卫士”
据了解,事件发生于11月15日17:00至17:30之间,地点位于东莞理工学院莞城校区运动场。当时,饶先生在足球运动休息期间突发身体不适晕倒,随即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症状。巧合又幸运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麻醉科医生管小明正在现场运动,目睹意外后立即上前处置。
“当时顾不上其他事情,没有丝毫犹豫,”出于医生的本能,管小明第一时间对饶先生实施紧急心肺复苏(CPR),同时示意现场人员寻找运动场内配备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在管小明的专业操作下,AED设备迅速投入使用。经过约5分钟的心肺复苏与AED除颤,饶先生成功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随后,管小明与现场人员共同协助饶先生登上120救护车,其后续救治被转至东华医院进行。
“在这次救援过程中,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麻醉科管医生凭借丰富的经验及精湛的医术,在危急时刻施以援手,其救死扶伤的医德是何等伟大,是您的专业和爱心,让我重获健康。在这里,本人向管医生及参与救助过程的在场人员表达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饶先生在感谢信中回忆了救援经过,对管小明的救死扶伤精神给予高度认可,并向所有参与救助的在场人员表达了崇高敬意。
生命“黄金4分钟”:CPR与AED的重要性
此次成功施救,再次凸显了心肺复苏术和AED在心脏骤停抢救中的关键作用。心脏骤停发生后,每延迟一分钟抢救,生存率就会下降7%至10%。因此,把握“黄金4分钟”至关重要。

心肺复苏术(CPR)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主要手段。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判断无呼吸、无意识后,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正确的按压和人工呼吸能为大脑和重要器官争取宝贵的供血供氧时间。
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更是心脏骤停患者的“救命神器”。如果施救现场能找到AED并配合心肺复苏术共同使用,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将成倍提高!研究表明,在心脏骤停发生后4分钟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成功率可高达60%。
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将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机会。普通人记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关键时刻能救命:
1.判断环境安全:确保施救者和患者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唤。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判断是否有呼吸。
3.呼叫求助: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请他人寻找附近的AED。
4.胸外按压:实施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双手叠放于胸骨下半段,垂直用力,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
5.人工呼吸(如受过培训且愿意):在每次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6.使用AED:一旦AED抵达,立即打开电源,按照语音提示操作。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黄芳芳 通讯员:莫铸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