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20日,“第十九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暨2025中国金融机构年会”在深圳举行。由证券时报主办的“2025中国金融机构年会”主题为“聚势赋能 重塑价值”。
“2025中国金融机构年会”包括一场主论坛和六场分论坛,涉及证券投行、资管,以及银行、保险、信托、期货等细分领域。包括头部银行、保险、券商、期货公司逾1000名业界精英,围绕当前中国经济、金融领域的热门话题展开探讨。
在20日上午举行的“中国期货业年会”分论坛上,证券时报社党委副书记张晓峰在代表主办方致辞时表示,近年来,中国期货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呈现规模质量齐升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铸造铝合金、丙烯、胶版印刷纸等期货期权新品种陆续上市。截至目前,国内已上市157个期货和期权品种,为相关产业提供了精准的风险管理工具。同时,QFII、RQFII 可交易品种不断扩容,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持续拓展,让中国期货市场更好地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今年境外客户增长显著,同比增幅达11%,交易者分布于40个国家和地区。
面对行业发展新形势,张晓峰认为,期货和衍生品被纳入五年规划建议,这是行业发展的幸事,意味着战略地位显著提升。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面对新的时代使命,期货业应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深化功能发挥,筑牢合规风控底线,强化公司治理,积极拥抱数智化转型,拥抱开放创新机遇,拓展发展空间。
银河期货董事长、总经理王东以《赋能实体经济新态势 共塑期货行业新未来》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行业正面临“实体经济风险需求增长、顶层政策完善、市场扩容成熟”三重驱动,但也迎来“同质化竞争与资本人才挤压”两大挑战。期货公司需围绕风险识别穿透力、方案设计构建力、服务过程陪伴力三大能力提升,聚焦“六大转型升级”路径,推动专业价值回归,实现高质量发展。他呼吁行业要凭着对形势的精准判断、对实体需求的深度回应、对科技创新的大胆拥抱,走出一条既有行业厚度、又有时代温度的转型之路。
瑞达期货总经理葛昶在《守正创新,期货主动资产管理的瑞达实践》中表示,发展期货主动资产管理是瑞达自身定位选择,期货资管的核心应该是风险管理,期货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一体两面,相向而行,来确定业务目标。从公司实践来看,历年管理规模的“含期量”很高、业绩优秀。
在题为《宏观与商品市场展望》的演讲中,永安期货北京研究院负责人朱世伟认为,当前全球市场总体宽松,美国降息周期短期有扰动,而中国市场压力缓解,金融驱动向上,实体正在改善。在此宏观环境下,大宗商品分化加剧,熊末牛初特征,整体牛市还需等待。其中,贵金属、有色仍会领先表现,其他品种需要关注产业政策。
在国内各行业“反内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下,期货业如何实现服务升级?申万期货董事长尚恒、广发期货总经理徐艳卫、海通期货总经理李井伟、金瑞期货总经理侯心强、平安期货总经理袁建峰围绕《期货业“反内卷”和服务升级》展开圆桌讨论,分享了各自的深度思考。
活动当天,“2025中国期货业君鼎奖”评选结果同步揭晓,受到数十家期货公司激烈竞逐的奖项究竟花落谁家?来看具体获奖名单!
责编:罗晓霞
校对:陶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