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钱就可以买基金了!如今,基金申购正悄然进入“分角时代”。11月以来,不少公募基金机构相继下调旗下基金产品的申购门槛,其中,不少产品的申购门槛被降至0.1元,更有甚者,部分产品的起投门槛直接由500万元降至0.01元。据山西晚报·山河+记者了解,市场上被调整的基金产品覆盖了货币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债券基金等多个品种。
申购门槛“大跳水”
进入11月,基金行业对于基金申购门槛的调整较为密集。
近日,天弘基金发布公告称,自11月10日起,调整旗下包括“天弘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A”等56只产品的最低申赎金额限制以及最低持有份额限制,其中覆盖指数基金、主动权益基金、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主题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债券基金、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等多种产品类型。
根据公告,投资者通过天弘基金直销平台及其他销售机构的首次申购单笔最低金额为0.1元,追加申购单笔最低金额为0.1元。此外,持有人单笔赎回份额不得少于0.1份。如因红利再投资、非交易过户、转托管、巨额赎回、基金转换等原因导致的账户余额少于0.1份等情况不受此限,但再次赎回时必须一次性全部赎回。
其实,早在今年8月,天弘基金就同步降低了天弘标普500发起式基金(QDII-FOF)、天弘中证银行ETF联接基金的单笔最低申赎金额以及最低持有份额。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了解到,天弘基金并非本月以来唯一一家调整申购门槛的基金机构。近期,基金的申购门槛调整不仅呈现出“全渠道、多品类”特征,部分产品的申购门槛还被下调至0.01元。
11月14日,银河基金发布公告称,即日起,该公司旗下部分基金在代销渠道之一——民生证券开通定投、转换业务及参加费率优惠活动,申购、定投费率优惠活动的优惠规则及结束时间以民生证券相关公告为准。比如,其旗下货币基金产品如“银河银富货币A”,定投起点仅为0.01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银河基金旗下其他基金产品“银河银泰混合”“银河银富货币B”等在民生证券的起投金额则分别被设定为10元、500万元。在业内人士看来,不同基金产品最低申购门槛进行差异化设定,可适配不同类型投资者需求。
另外,部分产品申购门槛调整幅度较大。11月5日,先锋基金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其旗下基金产品“先锋日添利B”的首次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最低金额由500万元调整为0.01元。同时,该只基金不设最低赎回份额和最低持有份额限制。
降门槛成大势所趋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销售基金越来越普及,基金机构下调基金申赎门槛,早已成为大势所趋。
今年以来,在货币基金领域,更多基金已经降至“0.01元起购”。不少基金公司为了适应线上平台的销售风格,针对天天基金、京东肯特瑞、基煜基金等特定的互联网代销渠道降低了申赎门槛,涉及产品多为货币基金或债券基金。例如,泰信基金自今年8月13日起,将旗下“泰信天天收益货币基金A类”份额在同花顺平台的最低申赎、转换和最低持有份额均调整为0.01份。山证资管自今年7月11日起,将旗下“山证资管日日添利货币B类”份额在天天基金平台的最低追加申购金额调整为0.01元。
另外,德邦基金今年以来也将部分货币市场型、短债基金申购最低申购门槛设为0.01元,大成基金、国投瑞银基金等同样对旗下产品实施类似调整,低门槛产品覆盖范围持续扩大。除此之外,泰康基金、华润元大基金、中信保诚基金、淳厚基金、财通资管、国泰君安资管、路博迈基金、汇安基金、鑫元基金等十余家公募基金均降低了旗下部分产品的销售门槛。
据山西晚报·山河+记者了解,目前,不同基金在不同渠道的最低申购金额差别较大,从0.01元、0.1元、1元,到10元、100元甚至上千元不等。在基金公司直销平台上,一些基金的最低申赎金额被设定为数万元甚至数百万元。
记者了解到,大幅降低投资门槛,或许是基金公司适应互联网销售生态的必然选择。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如今,互联网代销平台热衷于推出各类“薅羊毛”活动,比如,用积分或者体验金购买基金等,通过极低的门槛吸引用户尝试投资,这有助于将潜在的零散资金转化为真实客户。
而除了降低申购门槛,费率的调降同样成为影响基金行业发展格局的重要因素。今年9月5日,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成为分阶段推进费率改革的“最后关键一步”,意味着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进入收官阶段。具体来看,《规定》明确合理调降公募基金认购费、申购费、销售服务费率水平,降低投资者成本。比如,本次降费,将股票型基金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上限由1.2%、1.5%,调降至0.8%;将混合型基金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上限由1.2%、1.5%,调降至0.5%;将债券型基金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上限由0.6%、0.8%,调降至0.3%。
在此背景下,优化服务能力、提升投资者的服务体验,成为各基金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
吸引更多投资者
除了适应互联网生态,在业内人士看来,降低申购门槛,也是为了更方便服务投资者。随着当前市场上普通投资者可支配收入降低,可投资金也在减少。有的投资者起初倾向于以观望为主,更低的门槛则可以让投资者较少受限,想买多少买多少。另外,在进行基金转换时也会更为精准。
当前,随着基金投顾业务的普及,投顾策略也有实际需求,通常需要将小额资金分散配置到多只基金中,若投资者单笔买入的金额较少,组合穿透后配置到单个基金产品的金额较低。过高的申购门槛无法满足配置需求,可能会直接阻碍策略的顺利执行。因此,降低门槛也满足了这一实际业务需求。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降低申购门槛的产品一般是在投顾组合的标的产品,由于投顾组合在投资时对于组合里不同产品有一定的配置比例,当客户购买较低金额的投顾组合,比如100块钱,具体到单只产品的投资比例和投资金额可能就会很少,为了更好地执行投顾策略,满足投资者配置需求,基金管理人才会调降申购起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降门槛”浪潮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些更为复杂的考量。据记者了解,部分基金公司,尤其是一些发起式基金和机构定制产品,在维持申购门槛不变的同时,单笔赎回的最低份额和最低持有份额却显著降低,甚至降至0.01份。这一操作的背后,可能暗藏着“保壳”意图。
例如,今年2月,一只发起式基金发布公告称,投资者首次申购或追加该基金的单笔最低金额均为1元,而投资者通过销售机构赎回的单笔最低份额为0.01份。若某笔赎回导致投资者在某一销售机构单个交易账户的份额余额少于0.01份,基金管理人有权强制该基金份额持有人全部赎回其在该销售机构单个交易账户持有的基金份额。今年一季度末,恰逢这只基金成立满三年。根据相关规定,发起式基金成立满三年后,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将面临清盘风险,若连续二十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部分产品还约定,连续多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的,基金合同终止,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发起资金持有上述发起式基金的总份额从1000万份降至10份。半年报则显示,该基金持有人数量达到224户。
业内人士分析,对于一些客户数量稀少的机构定制产品,当初始机构资金退出后,通过降低赎回和持有门槛,允许客户保留极少的份额(如0.01份),便能维持一个有效的账户,从而“凑足”持有人数量,避免因不满足条件而触发清盘条款,此举或是为了降低清盘风险,帮助产品存续。这也折射出当前公募基金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格的监管要求下,所展现出的多样化运作态势。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