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历强劲反弹后,国际金价再度跌破4000美元/盎司。11月18日,国际金价延续下行态势。伦敦金现货价格盘中一度跌破4000美元/盎司关口,最低触及3997.66美元,再次失守4000美元这一关键心理位置。截至16时10分,伦敦金现货价格报4010.37美元/盎司。

11月18日伦敦金价格走势图,截至16时10分,来源:iFinD
在10月20日国际金价创下历史新高后,市场出现快速调整,10月27日,伦敦金现货价格跌破4000美元/盎司,但后市反弹强劲。11月13日,伦敦金现货价最高上涨至4200美元/盎司以上。但自11月13日以来,受美国政府结束“停摆”及美联储多位官员密集释放“鹰派”信号等因素影响,黄金价格又一次开启回调模式。截至11月18日16时,本轮调整已累计下跌逾4%;若从10月20日创下的历史高点算起,国际金价累计跌幅已超过5%。

近两个月伦敦金价格走势,来源:iFinD
同花顺研究院对财闻表示,近期黄金价格回调的直接导火索是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的降温。根据最新预期,12月美联储降息概率已降低至50%以下。

美联储投票官员看法,来源:iFinD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财闻采访时指出,近期俄乌冲突有所缓和,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加之黄金此前涨幅显著,积累了大量获利盘,短期内出现技术性调整在所难免。据统计,近3月,黄金价格已从约3300美元/盎司最高上涨至4300美元以上,创下历史新高,短期涨幅较大。
黄金长期向上逻辑依旧稳固
尽管短期金价震荡调整,但从更长周期来看,支撑黄金走强的核心逻辑并未动摇。
同花顺研究院指出,本轮调整更可能是阶段性回调,而非趋势反转。黄金稀缺性和其货币属性的底层逻辑依然稳固。黄金年产量增速远低于全球广义货币(M2)5%到10%的长期增速。
此外,多重长期宏观因素进一步强化了金价上涨逻辑:一方面,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持续双扩张,推动通胀中枢显著高于疫情前水平;另一方面,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削弱了美元信用根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多国央行愈发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元储备的风险,全球央行连续多年增持黄金。
杨德龙坦言:“美元越发越多,美国政府债台高筑,债务已经超过38万亿美元。长期依旧看多黄金价格。”他重申自己在2024年提出的观点——国际金价未来有望突破5000美元,甚至挑战10000美元。“站在当下,黄金目标价格依旧没有改变,突破只是时间问题。”杨德龙进一步指出。
明年一季度有望重回上涨态势
在国际金价于4000美元/盎司附近震荡调整的情况下,何时能企稳上行备受市场关注。
广发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对财闻表示,黄金短期点位仍不低,且波动率较大。地缘政治风险边际已经回落,若无超预期利多因素的刺激,预计伦敦金年底前将盘整震荡,2026年一季度后再创新高。
他进一步指出,后续黄金继续上涨或将满足两个必要条件:首先,隐含波动率降至8-9月水平;其次,宏观层面上有新的驱动因素。
同花顺研究院表示,短期内美联储行为仍将高度依赖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但目前美国劳动力市场、经济数据已出现边际走弱迹象,而且明年上半年美联储高层或将迎来关键人事变动,因此未来两三年依然是降息周期。一旦后续数据确认经济明显放缓,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将再度升温,黄金有望重拾涨势。
不过,同花顺研究院也提醒,尽管当前宏观环境总体利好黄金,但仍需警惕潜在的逆转风险。例如,美联储成功实现“软着陆”——即在控制通胀的同时维持经济稳健增长;同时,美国财政纪律重建,债务赤字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全球购金热潮若显著退潮、地缘冲突持续缓和,或数字货币和其他替代性储备资产加速崛起,亦可能对黄金的长期走势构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