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2日消息(记者 冯方)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启航的关键节点,中国期货市场迎来历史性跨越。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9日,我国期货市场资金总量突破2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24%。在这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的市场大潮中,浙商期货用科技破局、以实干践诺,谱写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篇章。
数智赋能 重塑期货服务新生态
“以前做年度长协的采购,每月调价要算好几天,现在用‘货立方’,系统自动对接相关指数,当天就能出结算单,省了不少财务的工作量。”山东一家大豆加工企业负责人的感慨,折射出期货行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背后,是浙商期货在“十四五”时期研发的“货立方”平台带来的服务革新。
“货立方”全称为“基于定价-结算-货权-风控全链路的大宗基差贸易管理平台”,是浙商期货自主研发的全链路平台。今年11月,“货立方”获中国人民银行2024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管理超百亿元贸易合同金额。
“数字化转型对期货公司而言,现如今已经不是‘要不要做’的选择题了,而是‘如何做好’的使命题。”浙商期货董事长胡军深有感触。在她看来,要真正打通期货服务实体的“最后一公里”,不能依赖零散的工具创新,必须构建一个覆盖全链路流程、全场景业务的生态体系。
在这一目标下,浙商期货构建起“四汇四方”数智生态体系,即以FutureSeek大模型为枢纽,“浙期汇”“企智汇”“财富汇”“浙智汇”四大平台打通服务链路,“保值方”“权立方”“农保方”“货立方”四大模块精准对接业务场景,形成了完整的数字化服务闭环。
深耕产业 期现融合打造助企新范式
“想做套期保值,可我们不懂、流程也繁琐。”“仓库里进进出出的货权状态模糊,跟期货头寸对不上,心里没底。”“现货的购销和期货联动的话,财务上要怎么体现?有哪些合规风险?”在与实体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这些困惑是浙商期货团队听得最多的声音。
这些声音的背后,是传统模式下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现实阻碍。在胡军看来,一方面,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缺乏专业的技术与人才团队,难以将期货工具与生产经营无缝衔接;另一方面,传统ERP系统跟不上期现融合的需求,衍生品计价难、结算滞后、货权与风控割裂,让期货的“功能性”难以真正体现在实体产业上。
在此背景下,浙商期货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为矿产企业创新阶梯式套保策略,提升套保收益;为制造企业设计“买看涨+卖看跌”的“合成多头”含权贸易采购模式,在节省权利金的同时提升保障效果;为农产品企业设计“仓单回购+套期保值”方案,帮助企业同步解决资金短缺与库存贬值难题,为产业企业解难题、稳生产、控风险提供更有力的金融工具。
这些创新服务的背后,是浙商期货对“从实体中来,到实体中去”的坚守。“十四五”期间,依托“浙商红”党建品牌,浙商期货走访实体企业200余家,服务产业企业超百次,通过与重点企业在品种研究、期现贸易、交割服务等方面深度协作,形成了“研究-交易-交割”的服务闭环,并依托风险管理子公司浙期实业深化衍生品工具的组合应用,积极探索产融结合的发展空间。
服务“三农”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新疆阿克苏,棉农帕孜勒大叔望着丰收的棉田,脸上洋溢着安心的笑容:“浙江来的期货公司带来的东西好用,保障了我们的棉花。”
这番朴实的话语,是浙商期货助农实践的生动写照。自2015年试点推出以来,“保险+期货”模式不断在探索中升级、推广中优化,不仅保障着农户收入,还为农业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作为“保险+期货”模式的首批参与者,浙商期货从单一品种、数个项目和零星地区起步,逐渐打造起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
从黑龙江嫩江的大豆到山东武城的玉米,从新疆的棉花到陕西的苹果,浙商期货的承保范围已经惠及26个省份、近千个“保险+期货”项目,项目金额超百亿元,惠及农户超20万户。
以山东武城玉米为例,浙商期货打造了“银行信贷+保险+期货+基差收购”的全产业链风险管理“武城模式”。2020年至今已保障玉米种植面积140余万亩,实现赔付4000余万元,有效保障农户综合种植收益。
为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浙商期货签订结对帮扶协议200余个,开展专业培训近230场,投入帮扶资金近1.1亿元,协助销售额超1.2亿元,以金融创新在广袤田野间,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开放视野 构建国际服务新格局
在服务国内市场的同时,浙商期货的国际化步伐同样坚定。2015年,浙商期货获准在香港设立境外全资子公司浙商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搭建起跨境业务平台,开启了国际化发展的新征程。
这一布局既是对国家“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积极响应,也是浙商期货从区域性期货服务商向全球化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的关键一步。
通过境外子公司浙商国际,不仅为境内企业“走出去”提供风险管理服务,还通过构建“期货+证券+资管”跨境综合服务体系,持续为实体企业出海提供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助力“中国价格”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提升话语权,用金融实践诠释开放型经济的浙商担当。
继往开来 谱写期货市场新篇章
展望“十五五”,浙商期货的未来规划清晰而坚定。
“让期货工具不再是孤立的技术产品,而是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生态伙伴,真正实现一站式的金融服务。”胡军表示,公司目前计划把“货立方”等数智平台推广到更多大宗商品相关企业,不仅覆盖大型集团,更要惠及中小微企业,让他们都能便捷使用期货工具,同时做好风险防控。
“我们始终坚持着让期货更简单,让金融服务实体的宗旨和使命。”胡军表示,未来,浙商期货将继续以数智之力破局,以情怀与担当前行,与行业同仁一起,让期货真正扎根实体经济,为金融强国建设、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书写新时代下期货市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