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詹钰叶
今年以来ETF上市节奏加快,新增上市数量310只,超去年全年的163只,其中多数为股票型ETF;总规模增长54%,其中债券ETF、跨境ETF、商品型ETF规模增长超100%。业内建议配置均衡型的ETF,而行业/主题型ETF的发展相对宽基ETF更占优。

数据来源:同花顺
同花顺最新数据显示(11月11日),目前已上市的ETF数量为1343只,较去年末增加了310只,其中有171只在上交所上市、139只在深交所上市;最新规模为5.74万亿元,较去年末增加了2.02万亿元,增幅达到54%。上市的股票型ETF增加了228只至1060只,规模增长了0.83万亿元,至3.71万亿元;跨境ETF增加了49只至186只,规模增长超117%至9209.04亿元;债券型ETF增加33只至53只,规模增长超3倍至7052亿元。商品型ETF数量依然为17只,规模增长近2倍至2261亿元;货币型ETF数量仍为27只,规模小幅增长165亿元至1730亿元。
上市ETF还将进一步扩容。公告显示,首批2只巴西主题ETF均一日售罄,合计吸金超50亿元,按不到12%的比例配售。来自华夏基金与易方达基金的这2只产品均将在本月13日上市,有望进一步推高上市跨境ETF规模。
东吴证券分析师芦哲表示,整体而言,他认为11月份万得全A指数可能会进入一个短期的调整,但调整空间相对有限,同时小微盘可能表现会相对较好。并预计指数可能持续震荡,起伏的空间不大,但结构性行情可能会相对变化较大。“具体结构上,我们推荐成长红利均衡配置。”成长方向他看好新能源方向,红利方向看好煤炭和银行;此外,化工、钢铁等反内卷方向也同样表现优异。而前期较为强势的算力板块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震荡,消化高位的筹码风险;前期调整较多的板块(如创新药、军工等方向),后续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可能也相对有限,更多的是需要时间的盘整,等待新的时机再次启动。基金配置建议方面,基于上述行情研判,他认为后续市场可能会处于宽幅震荡的行情,结构性行情仍然会持续涌现,因此建议进行均衡型的ETF配置。
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师裘翔指出,从市场流动性来看,追求稳健回报的绝对收益资金持续入市,应该是未来资本市场增量流动性格局的核心特征,一定程度上推动了A股宽基指数波动率步入长期下行趋势;工具型产品逐步抢占传统主观多头产品市场份额,可能会阶段性放大局部板块和主题的波动,但并不影响大局。“此轮结构性牛市中,以赛道主题类基金为代表的工具型权益类产品明显更受资金青睐,主观多头市场的工具化趋势还会持续,而公募基准新规的推出和实施将进一步强化这一趋势。”
裘翔还表示,ETF市场也在呈现这一趋势,工具型产品的发展态势明显好于宽基类产品。主观多头产品的工具化特征可能会在公募基准新规后更加明显;同时,ETF市场中,行业/主题型ETF的发展相对宽基ETF也更占优,这种工具化趋势容易加剧局部主题和行业的波动,这种特征会与市场整体波动降低的趋势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