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万万没想到,这轮关税战,对外收的巨额关税,或要原路退回。这是什么事!
截至2025年7月,美国已经对外收了1590 亿美元的关税,是前一年同期的两倍多。截至10月27日,美国2025年关税收入为1950 亿美元,超过其 2024 财年征收的 250%。

若真的被最高法裁决关税战非法,特朗普要提前想清楚,从哪里整出这么一大笔钱来给各国退款呢。
特朗普上台后,靠一个老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以“国家紧急状态”为由,大规模向进口商品征关税。但最高法院的法官们都觉得,总统这波操作有点越界。换句话说,这不只是关税的问题,而是宪法问题——总统能不能自己动用财政、绕开国会去收钱。
按照美国宪法,征收关税属于国会的权力,理论上总统不能随意决定大规模征税。特朗普他说这是“国家紧急状态”,实际上是为了绕过国会的征税权,自己能直接动用财政去收关税,同时在法律上给自己找个支撑点。而美国国会此番“秋后算账”,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宪法权力,同时维护三权分立的制度底线。
如果特朗普赢了,总统今后可能有更大权力自己征税,绕过国会。这样一来,三权分立的平衡就被打破了,国会的征税权会被削弱。不过可以预见,国会不是软柿子,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很可能会出台新法律或规定来限制特朗普及其继任者的这种操作。

但若特朗普败诉,那才是真正的“头大”。累积的1950 亿美元关税必须全额退回,美国财政将面临巨额压力。司法部说了,如果必须把这些关税全额退回,美国财政可能会很吃紧,甚至运转出现严重麻烦。不过这对美国及各国的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好消息——不用再交高关税,成本下降,压力小了。
但短期内,这么大一笔钱怎么退、退给谁,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让经济链条乱套,全球供应链、跨国公司甚至投资者都可能被波及。
需要注意,最高法院的法官们并不是说“关税本身不行”,他们关心的是“总统是不是权力太大了”。庭上,很多法官都觉得特朗普用紧急状态来征税有问题。这说明,这个案子实际上是在考察美国三权分立的底线——总统的权力能有多大,国会能怎么制衡总统。可以这么说,法官主要在说“总统权力是不是越界”,钱能不能退,要看最终判决;庭上还没说“必须退”。
特朗普最近压力蛮大。除了可能非法的关税案之外,11月4日的地方选举里,民主党大赢,共和党输得很惨,这对特朗普是个严重警告信号。副总统万斯和共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现在得考虑,到底要不要继续支持特朗普的路线,还是走更稳妥、中间的策略。对特朗普来说,自己的铁杆部下一旦叛变,那关税案必输无疑。

再看看国际影响。特朗普的关税本来就让全球贸易链紧张,如果法院判他败诉,还得把钱全退回去,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就会出现连锁反应:货物成本下降、企业要重新调整资金流、市场信心也会波动。换句话说,这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对全球经济的一次大考。
总的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权力、法律和政治的大混战。总统能不能自己随便征税,要不要全额退款,不只是钱的问题,而是在考验美国三权分立的底线。不管最后法院怎么判,特朗普都得提前想清楚:这场赌局风险有多大,他手里的筹码够不够撑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