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人民网任晓燃摄
人民网南京11月8日电 (任晓燃)11月8日,2025淮海人才发展大会在江苏徐州大龙湖畔启幕。开幕式上,当地发布了总规模30亿元的徐州新兴产业专项母基金,推出《关于加快数字文化产业人才集聚的八条举措》等多项人才新政,向四海英才广发“橄榄枝”。
据了解,本次大会共设置1场主题活动、11场专题活动和11场县(市、区)特色活动。8位两院院士,70所高校院所领导、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300余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青年大学生、科技企业代表与在外徐州籍人才齐聚彭城,共赴人才之约。
大会集中兑现了一批人才政策,颁布了一批创新成果。“近两年,我们拿真金白银来投资人才,兑现各类政策资金10亿元,为顶尖人才创业最高提供1亿元支持。”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在致辞时说,徐州有着区域中心城市、产业科技创新、良好营商环境的发展优势与底气, “期望大家能亲身感受徐州的城市魅力,选择徐州,扎根徐州”。
江苏省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于活动当日正式授牌,徐州医科大学和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分别承建细胞和基因技术与深地领域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此外,由徐州市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共建的徐州人才商学院揭牌,致力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人因城而聚,城因才而兴。截至2024年底,徐州市人才资源总量达191.4万,高层次人才数16.4万,高技能人才37.3万,“十四五”期间共招引大学毕业生近25万人。在徐高校毕业生留徐率逐年提升,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和省双创人才入选率均居江苏前列。